回顾2005:“戴尔邮件门”惊现互联网
2006-04-26

  “黑名单”匿名传真(针对阿里巴巴)

  “戴尔邮件门”事件惊现互联网!记者获悉,部分通过互联网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近期同时收到一份匿名传真称,美国“国际反伪联盟(IACC)”发表的白皮书已把中国B2B(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推荐列入特别“301”黑名单,“阿里巴巴网站已成为世界各地假货供应商和批发商集散地”。昨日,阿里巴巴对此事紧急发表声明指出:“这是一次被某些竞争对手公司幕后操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阿里巴巴不排除追究其法律责任。”

  阿里巴巴公司CEO马云

  “戴尔邮件门事件”(针对联想)

  戴尔员工通过给客户发送邮件诋毁联想公司,以避免“支持中国政府”为由,试图劝说IBM的原客户采购戴尔的产品。

  该事件5月30日曝光后,遭到中国媒体一片谴责。

  “华为背景”言论(针对华为)

  ———稍后不久,华为被竞争对手在美国以同样理由狙击。据悉,某跨国公司在客户中散播“华为有军方背景”的言论,理由是华为总裁任正非以前曾经参军。虽然这根本站不住脚,却让华为产品受到了影响。

  黑名单重演“邮件门”

  据了解,IACC这份白皮书早在2月11日就已发布,目的是给美国贸易代表署作为特别301报告的参考。根据美国法律,美国贸易代表署每年向国会提出特别报告,分三级列出美国可能采取贸易报复的国家名单,中国今年则被列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观察国家”。对此,6月28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说:“深表遗憾,因为它不符合事实。”因为该报告无视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过的大量工作,无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绩。

  而该报告中宣称“阿里巴巴网站已成为世界各地假货供应商和批发商集散地”等激烈言辞,近日则通过匿名或号码不确切的传真函件在众多出口企业当中散发。昨日,阿里巴巴公司发布紧急声明表示,这是一次被某些竞争对手公司幕后操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阿里巴巴副总裁金建杭表示:“在这份白皮书出台时隔半年之久,在国家相关部门言辞声明该报告与事实根本不符的前提下,还有人肆意地利用并歪曲此份报告,在互联网上制造所谓的黑名单事件,目的是丑化阿里巴巴及中国企业的形象,以图达到正常竞争所不能取得的结果。”阿里巴巴不排除追究幕后操作者的法律责任。

  中国企业频频遭攻击

  “IACC作为一家非政府组织,它在中国申请加入WTO时就已经以版权问题为由等持反对意见,该组织长期以来有歧视对华贸易的倾向。”业内有专家指出,此次事件的目的不过是欲将商业竞争上升到中美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度,是又一起电子商务界的“戴尔邮件门”事件。

  实际上,从今年5月底“戴尔邮件门”事件曝光以来,多家中国企业遭遇类似抹黑事件。包括刚刚收购IBMPC业务、进入全球PC三强的联想集团、在通信设备制造领域对思科发起挑战的华为,以及马云领导的本土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等等。“尽管中国企业频频遭受攻击,但归根结底,FUD战术(fud是恐惧、不确定、怀疑的英文缩写)对中国政府和任何中国企业不会有效。”业内人士表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