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终有尽头 脑瘫少年用双手改写命运
2015-09-06中国青年网
   

  左:刘明媚(母校教师) 右:大伟实名马林 (图片来源于:唐山容大特教中心)  

  虽身有残缺,但没有忘记出发;纵然屡经苦难,梦想一直都在。有一个人的经历,不同于七零八零后所闻所睹的老生长谈。相比于同常的90后,他更早的学会了独立和坚强,其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苦难,挫折和欢乐无人能解。 

  年少独立,奋力打拼,闯出了一片天和地,某种意义上算是了不起的成功,所以需要发扬光大,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学习他。这个人就是世界学习室创始人大伟实名叫做马林。 

  1988年出生的马林,本来应该拥有广大儿童一样快乐的童年,但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在他的记忆中,印象较深的多是父母和姑姑带他四处求医的场景,但长久来却也没什么效果。在语言和身体其他方面出现一些轻度的脑瘫表现,一度曾让他一度心如死灰。然不幸中之万幸,他身体各项指标基本完好,智力没什么问题,发育也很正常。 

  大伟实名叫马林说,童年时和他最亲近的人是爷爷和奶奶,他们无微无至的照顾他。何时上的学马林已不记得,但小时候第一老师的样子,悠然在目。这位老师在没事的时候会教他说话,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这对他日后的思想理念有很大的影响。不知不觉,该上初中了,然而入学没有通过。这让他很是自卑,特别是事后得知它的爸爸找过学校很多次,也没有什么用——就因为语言有障碍。 

  1999年,马林进入一个残疾人学校读了几年书。在上六年级的时候,他接触到电脑,这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不知道怎了一学就会,也蛮骄傲的。那时候的电脑老师也非常喜欢他,让他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了好的成绩! 

  2004年,爷爷不幸去世了。那时候,他根本不相信是真的,非常很痛苦,就像做梦。爷爷尸体已被接到家里,马林就在停尸房的外面久久凝视,即便后来二姨去了说他,开导也没用。最后还是马林爸爸说了一些安慰的话,爸爸知道马林很委屈,后来父子两痛哭一场。到回家后,看到爷爷的尸体马林跪下……那时候还没看过爷爷的遗体。到爷爷火化那天,大姑拉着马林的手说好好看看爷爷,马林知道,大姑的意思是为了安抚他。马林看到爷爷好像在睡觉,很安详,一点苦痛也没有。 

  后来,马林快毕业了,找到一个工作,那时候同学们感觉机会来了就去了,最后他们都因干不了回到了学校。等到毕业后,就马林留下来了,但在那里做了3个月后,也离开了那里。不因为别的,是因为不给钱。虽然那时候马林也没在乎什么,但就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终于毕业了,工作的事情父母也不着急 ,马林就暗暗自学电脑。过了不久,可能父母看出他的心意,之后就给马林买了电脑,他就开始了自由职业,在网上做买卖帮助别人,慢慢的马林就有一些名气了,就自己建立了“世界学习室”,有了自己的品牌。
 

  2005年,当马林初中毕业时,他走到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因为脑瘫影响,他感到迷茫、消极。马林面临的是今后要学什么,去做什么来独立生活的问题。虽然那时很年少,但马林已有了这种模糊的概念,他要做一名独立生活的人,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 

  初三的暑假,马林与一名同学开始尝试打工的体会。那时,他们找了一个在公园清扫每天垃圾的工作,就是将公园垃圾场里所有东西装车。马林和朋友尝试的做起这项很新鲜的工作,但工作没做多长时间,就做不下去了,大部分活都是朋友在做,虽然很累,但他们很开心。一个月后,他们得到了工资,这是马林第一次通过自已的劳动所赚的钱。但开心之余感到一丝苦脑,自己的身体不可能一直做这样耗费体力的劳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给他报了当时最高科技的培训,那时马林并没有学会这种技能,只是在潜意识中感到计算机是高科技的产物,可以做很多事。这是马林和计算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但没想到,四年后这个高科技的产物将成为帮助他就业的起点。 

  初三的暑假很快就过去了,那时的马林非常渴望学习一门技能。也许是运气好,在他父亲的一位好友建议下,马林上了残疾人职业中专,成为了此校计算机管理专业的学生。从此,他便真正系统的学习了计算机操作技能。 

  中专第二年,开设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马林用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这门课,虽然他不知道以后是否能以掌握计算机编程技术为生,但他喜欢上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因为这项技能很适合其自身条件。就这样他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职业培训。 

  2008年毕业时,马林又走到了人生道路的第二个十字路口。他对互联网这种当时的新生事物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它很神奇,可以做很多事。第一次接触上网,马林就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生活,但他不知道从那刻起互联网已成为现今贯穿他的生活、学习与工作。这就是马林职业生涯的开始。 

  刚开始接触互联网,马林只会浏览网页,从来没有想过几年后他可以做出属于利用计算机知识为客户做出网站与软件产品。在同事的帮助下,他掌握了做网页的基本工具,学到了E时代就业感受,独立,自强,自信,平等。 

  就这样,马林尝试过很多不同方式的工作,也接触过很多不同层次与素质的人士。因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很多方面需要认真的钻研与学习。于是,马林在工作中始终在学习,当做出的项目得到别人认可时,他感到很快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府大力的扶持助伤残,在创造给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下,马林相信会有很多能力出色的残疾人在自已的岗位上闯出自已的一片蓝天。 

  当今正处在脑力劳动替代体力劳动的过渡时期,由此产生很多适合残疾人工作的职业岗位,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程序员,网页设计等,并可与身体健全的人相竞争。明智的企业与单位的领导者也逐步接受了身体残疾的员工,使其也可在企业中发展。马林相信,很多残疾朋友会找到自已理想的职业,在像他们一样的群体中也会涌现出很多知名的企业家与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在工作的同时,马林也在思考怎样通过互联网改变与他相同的残疾朋友的生活,200811月的假期,无意上网发现UC中有关描写脑瘫人生室主的幸福生活文章。开始使用UC进入房间才发现,人生中还有这么多相同的朋友与他一起战斗在这个世界。比他自信,乐观的朋友有很多,同时有时也在偷偷的为一些朋友的经历而感动。
 

  以前的马林是个不太承认他有身体障碍的残疾人,但在与朋友们的交流中,马林慢慢体会脑瘫残障人的乐观极及向上,追求幸福。此后,他成为室里普通的一员,与大家交朋友。在之后的日子里,有时间就上。因为想念朋友,马林想用幽默,声音给大家传递一份他最真诚的情谊,告诉室里有相同命运的兄弟姐妹,他们都很棒!同时,他也感谢很多朋友来参于其中,他们也需要平等的沟通,在交流中使每位朋友体会到网络真情的存在,脑瘫人生,加油。 

  互联网可以改变马林与和他一样有梦的残疾朋友的生活。2009年,马林想通过他所掌握的IT技术与经验在网上与有爱心的朋友创办一个针对与自己身体相同的残障朋友们的一个信息技术咨询综合平台,吸纳有志的残障朋友们的加入,利用软件技术与网络改变朋友的生活。力争打造出残障人自强,自立,自信,智慧的网上形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马林有较强的沟通理解能力,尤其是文字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马林说:“相信,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学习,残疾人就业机会是很多的,而且会有可选择性,他们同样可以为社会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逆境生存,王者必胜;无畏,则无往而不胜。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因为无畏,因为坚强,马林所以立于不败之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