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30万为老人建活动广场
2015-01-06来源:华西都市报
廖林在孝道文化博物馆整理藏品。

廖林在孝道文化博物馆整理藏品。 

2014年12月31日,廖林在固驿镇养老院照顾老人。

    2014年12月31日,廖林在固驿镇养老院照顾老人。

    成都邛崃固驿镇公义村口,过了大桥有一个孝道文化博物馆。2014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午后,阳光明媚,博物馆楼下,10多位老人坐在河边,打牌、聊天、晒太阳……这是公义村老人们的“根据地”,也是当地有名的“仁孝哥”廖林牵头修建起来的。博物馆门前的横幅上,写着“祝贺廖林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称号”。

    “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评选由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关工委联合主办,两年一届,每届选出10人。2014年12月,邛崃民营企业家廖林成为本届获此殊荣的四川唯一一人。举债给爷爷奶奶修新房,拿出仅有的200元帮助路边的老人……生意越做越大的廖林,也想着要帮助村里人,从小就孝顺的他,决定专心为村里的老人做点事。“老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应该让他们过得好一些。”

    孝亲/

    负债1万多元给爷爷奶奶修新房  

    在公义村,廖林是人人都知晓的存在;在固驿镇,廖林是个被大家挂在嘴边的人物。2011年,他因为“大义孝道”当选华西都市报的年度致敬人物。其实,从小学时,廖林就懂得了“孝”字的含义。廖林的爷爷奶奶有11个孙子孙女,他是最小的。小时候,奶奶在村头摆地摊,廖林经常去小摊“大把大把”地拿东西吃。直到小学四年级,他才知道奶奶一天挣不了几块钱,但奶奶从未阻止他拿东西。从此,他开始孝顺奶奶:帮奶奶摆摊,收拾、挑水……

    中学住校后,他每周回家都要帮爷爷奶奶把衣服洗好,等干了后熨平、叠好,一直坚持到4年多后18岁的他去山东打工。廖林打工第一个月拿了500元工资,他全部寄给了爷爷奶奶。“那时候单位管吃管住,我又不用花钱。”

    3年后,回到成都的廖林还欠着外债,但他又狠下心做了一件事:借钱给爷爷奶奶修房子。1998年,爷爷奶奶修起了新房,但廖林负债了1万多元。“那时候就想,现在没钱以后总能够赚得到。”那时的廖林,对未来斗志昂扬,开始努力创业。2000年起,廖林逐渐承包了爷爷奶奶的生活和医疗花费。2004年奶奶去世后,他就把爷爷接到城里与自己同住。

    敬老/  

    遇残疾孤苦老人 慷慨解囊接济近两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廖林对自家老人好,对别人家的老人也好。在山东打工时,他看到路边一个“无腿”老人用双臂撑着身体向前爬行,半个小时后他折返回来,老人才爬出不到200米。廖林买了几个馒头和大饼,把身上剩下的200元钱都给了老人,那时他的工资还徘徊在3位数。2003年春节,他遇到一位残疾老人正在他人屋檐下搭棚,走上前去得知老人无儿无女,靠捡垃圾为生,每天还得吃药,廖林立即给老人送上了1000元钱。后来又陆续接济老人近两年,直到老人投靠了亲戚。

    2005年,事业已经起步的廖林更加关注社会上的老人。川剧之乡固驿镇敬老院,当年有100个左右的孤寡老人。那年春节,廖林带着100多个大礼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还每人封了100元的红包。现在,敬老院已有近300名老人居住。逢年过节,廖林都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带来一些吃的用的。老人们也都很感谢他,每次都会跟他打招呼、话家常。

    仁义/

    出资30多万元为老人修建活动广场  

    2012年春节,廖林和村里的孤寡老人聊天,知道他们想去北京一趟,当时他没有多说,却悄悄准备起来。2012年4月,旅行团26人出发,其中年龄最大的92岁。4天的行程,老人们游天安门、逛故宫、登长城……得知廖林到来,他北京的好友路训尽地主之谊宴请老人们。饭桌上,路训被廖林的孝行感动了,第二天就给廖林打了10万元,说是捐给公义村的老人们。廖林犯了愁,钱该怎么花?那年端午节,他上门给孤寡、高龄老人们赠送了1000元慰问金,还给固驿敬老院和村老年协会捐了价值1万多元的冰柜、音箱等设施。

    剩下的钱怎么办?廖林发现,村里的老年人没有一个活动的地方。经过和村里商量,有村民自愿捐了两亩地出来,除了路训拿出的钱,廖林又出资30多万元,在村头的桥边修建了一个小广场。小广场还刻有24孝图,被称为“仁孝广场”。

    愿望/

    大家一起敬老 让每一个家庭更和睦

    廖林说,2012年华西都市报的报道让他变得更有动力,“但是一个人做事毕竟是有限的。”于是,2013年初他带头发起民间组织:仁孝文化促进会,得到了大家的踊跃支持,短时间就筹集资金130万元。两年来,促进会越来越完善,有财务人员,还有监督人员。促进会给当地小学捐献了一个阶梯教室,还送200多位老人去广安、仪陇游玩……“我觉得,这是种氛围,每个老人都会影响一个家庭,这样子一家人也会更和睦。”

    2013年5月,廖林发现学生们对孝道不关心,便搜集了许多当代的孝道故事,日子久了,他萌生了建立一个博物馆的想法,在政府、村民、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2014年孝道文化博物馆建成,老人们有了在河边玩耍的新去处,周围的学生也有了参观的新去处。

    “以后做事情,就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协会来做。”廖林说,他所做的事情主要集中在当地。“公义村的敬老如果能够形成模式,让别的村效仿,我们做的事就是有意义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