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夫妻捐出全部房产助学
2014-12-10来源:新民晚报

  ■ 老人所在街道居委会负责人来看望“艾爷爷”和“欣奶奶” 李诗曼 摄

  “艾爷爷、欣奶奶,我们来看望你们了!”下午2时,记者来到闵行区上海春城小区,敲开了这对八旬老夫妻的家门。在闵行梅陇地区,“艾爷爷、欣奶奶”几乎无人不知,他们将两处房产捐出来,建了希望小学和教育基金,不久前,老夫妻再次拿出20万元积蓄,注入教育基金。

  遗愿化为动力

  这对老夫妇都已年过八旬,他们原名毕原鸿、毛怡。毛怡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毕原鸿是一名老党员,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至于为何要自称“艾爷爷”、“欣奶奶”,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两位老人本有一双儿女。2003年,大女儿因病离世;2007年,两位老人金婚之时,儿子毕明突发心肌梗塞猝然离世。毛怡告诉记者,儿子曾说过,非常想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建一所希望学校,帮他们实现读书梦。儿子生前的这个愿望,成为支撑老人坚强生活下去的动力。

  捐资建设学校

  毕明去世前和父母住在一起,全家名下有两套房子。2009年,两位老人拿出卖房所得的40万元,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资助了陕西省柞水县的一座危房学校,学校于当年6月顺利建成启用。如今,学校有漂亮的教学楼、宿舍和大操场,学生也达到100多人。

  2012年,毕原鸿夫妇决定他们百年之后,捐献现在居住的住房和全部财产,以爱子的名义设立教育专项基金,定向捐助两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及贫困大学生就学。每次捐款,老人都自称“艾爷爷”“欣奶奶”,取自“爱心”的谐音。如今,以毕明命名的希望学校第一批学生已经毕业。

  艾欣”收获关怀

  今年年初,毕原鸿老人出门时,因摔倒导致大腿腿骨骨折,一直卧病在床,无法行走。而毛怡也因年事已高身患重症。闵行区政府请了一位义工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邻里之间、居委会和街道对老夫妻非常关心。就在记者登门采访时,前来探望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将不大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两位老人总是满脸笑容,如冬日暖阳一般,直射在场每个人的心灵。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