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以愧疚之态,温和之式独立发声
2014-11-19来源:广州青年报(微信)
        关于“祥子”


      如果关注广州公益事业,对中大“寄信哥”祥子应该不会陌生。祥子,真名陈伟祥,中大医学院学生。2010年大一去贵州支教,留守儿童的问题让他开始反思,并发现了另一个思维模式:遇到问题,不是吐槽,而是用行动解决。2011年,祥子曾偶然性地“卧底”富士康,站在工人的位置,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心境与需求,并开始关注工人权益的维护问题,真正有意识地走向社会,走进公益。

      祥子的校园生活和以前、和一般的同学都有些不同。他了解到中大校工的生存状态,于是在校内组织中大校工权益关注组,通过谈判得到了正式整改意见书,使校工们的权益得到一定保障;他还曾向广州市建委申请信息公开,向广州市农民工博物馆建筑工程申请公开预算报告。

      被媒体形容“较真、挑刺”的祥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展现不同的气质,温和是祥子性格的另一面,也是其作为一个“公民大学生”的行动方式。愧疚,是他的姿态,他说,别问为什么,我就是带着愧疚在做这一切。而从政府来看,他们也宽容地接受越来越多像“祥子”这样不一样的声音,随着近年来日益透明化的政府公开,倾听和包容同样也是政府的姿态。

       朋友眼中的“祥子”

       认识祥子的时候,立人大学正在享受名声打开的光芒, 公益圈的概念正在形成,音乐节有它小众死忠。我在一个“真人图书馆”的牌子前停下,有个少年坐在那里。我不好奇他,好奇什么是真人图书馆;于是这本书告诉我,黑橙公社他的歌声,富士康他的潜伏。凭着头发中夹杂的白发,我猜不到他才刚踏入大二。也是那天,我决定去某报社的公益版跑腿,写公益人的事情。

       他不是轻松上阵的公益人,家里的担子沉沉地压在他的肩膀上,前途和夜一样黑。农村家庭,一家七口,他是最小的儿子;中学第一名,中大医学院——被期待与家庭责任,才是他那夜之前的生活;微博评论除了安慰,一样贫困的青年人们能说什么。

       后来总听到一些祥子的轶事。他突然问大家,即将毕业的他应该怎么定薪酬。想起那天下午真人图书的他热情和正义感满满,想到去香港的路上他憨憨地笑着问我是不是想不到他曾拿过国奖。那些记忆想起来如此鲜活,而印象中那个90 后的小弟弟,也要从漫长的五年医学生制毕业了。而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薪酬对比衡量,才不辜负他的坚毅与付出。

——来自祥子的朋友达达


祥子

      对话“祥子”

      381 环岛志: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公益这一领域?出于什么样的动因开始关注的?

      祥子:2010 年大一的时候我去贵州偏远地区支教,去的时候完全没有做公益的概念,回来后开始反思一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校里超过80% 的小孩都是留守儿童,教育环境也很差。你知道每个去支教的人都会抱着很大的期望,想去改变乡村教育什么的,回来当然就是失落。同时我开始发现原来中国还有那么贫苦的地方,还有那样一群人没有受到关注(那时候还很天真幼稚的)。这个社会存在发展并不完善,有许多底层群体还需要关怀。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去想,我能不能解决些什么。

       当我接触到公益,我在做公益的人身上发现了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用这样一种途径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于是我从反思走出来,走进了公益圈,而这个选择也可以说是弥补当时乡村支教的遗憾吧。

       381 环岛志:看过去几年里关于你的新闻报道,感觉你尤其关注农民工、环卫工这一个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有什么原因吗?

       祥子:大概和我自己的背景有关。我家就是汕尾农村的,父母都是农民,姐姐是工人。当我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时,当然会不经意间更留意这部分人。

       381 环岛志:大部分情况下,政府给你的回应,你是否满意?如果得不到想要的回应,会不会思考所做的事情意义何在?

       祥子:政府对我的回应结果远不是最重要的,对我而言,这过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比如2012 年10 月,我写信到市建委要求公开广州市农民工博物馆建设工作规划及征集产品的具体信息。无论结果如何,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的行动道出了这一群“弱势”工人群体的心声,更多人因此去关心这些公共事件,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81 环岛志: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是很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祥子:一部分大学生和社会上很多人,也包括以前的我,遇到问题就吐槽,其实你在网上或者跟身边人吐槽是完全没有用的,结果就是你的言论被网络和口水淹没。

       大学生在社会上永远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生存在一个社群当中,和社群里的每个阶层、每个人都是相互联结的,我们应该担当起一个公民的责任。说实在,在中国社会,2.6 我们为什么不帮助他们?我的举动,无论是寄信还是问责,其实就是把农民群体的想法和声音传达给外界,引起公众的关注,让政府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我相信很多大学生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当他们看到社会的某种不公现象是会产生深刻的思索的,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介入、去行动,所以我希望通过我个体的力量去促进社会改变,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改变的可能性,来投身美好社会的建设,所以,我认为还是很有希望的。说实在,在中国社会,2.6 亿的农民是一个相对弱势群体,而作为与他们相联结的大学生,相对是有一点智慧的,我们为什么不帮助他们?我的举动,无论是寄信还是问责,其实就是把农民群体的想法和声音传达给外界,引起公众的关注,让政府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我相信很多大学生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当他们看到社会的某种不公现象是会产生深刻的思索的,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介入、去行动,所以我希望通过我个体的力量去促进社会改变,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改变的可能性,来投身美好社会的建设,所以,我认为还是很有希望的。

       381 环岛志:面对一些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抨击,你怎样看待?你有恐惧的时候吗?

       祥子:会恐惧是因为对公权力的无限放大。在很大程度上,人民和公权是平等的。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和建设者,你是完全没必要恐惧的,你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安康,只要你是通过法律渠道、用正当公开的手段,问心无愧地行动,真的,公众和时间会证明一切。
381 环岛志:从进入“公益圈”之初到现在,自己改变最大的是什么?

       祥子:活得更明白了。在那之后,我思考最多的是社会根源的问题和作为个体的责任。我觉得不需要颠覆性的改变,温和地、一点点地传递,让个体公民的力量影响更多公民,社会会在这点滴之中得到改善的。其实我一直相信我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我们都敢于站出来为自己为他人发声,我们的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的。我一直带着愧疚之心,期待自己能做得更多。

       “祥子”语录

       “不需要颠覆性的改变,温和地、一点点地传递我们个体公民的力量,也将有很大的影响。”
       “你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100% 的认同。我的行动起码让让一部分人看到了就够了。对于不认同你的人,当会你企图用言语说服或者去争吵是没有意义的,我选择用行动去影响他们。”

       环岛君说
       你以为公益离你很遥远,你以为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你像一个胆小鬼,从不敢向前迈出一步。但是,“祥子”却让我们自行惭秽,他并不高尚,只不过是做了我们应当做的事而已。从今以后,让我们做一个关注公益,为社会做出一点点努力的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