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退休城管山区支教7年捐助15万元
2014-04-23广州日报

 
肖钢正在一个乡村祠堂里,这里将成为他准备筹建的另外一所乡村图书馆。 记者顾展旭摄

  退休城管山区支教 7年捐助15万元

  广州退休城管队员肖钢,7年多来扎根广州北部山区,先后在增城派潭镇七境村、樟洞坑村、新高埔村等地创办课外学堂,自己累计掏钱15万元支教山区里的留守儿童,被亲切地称为山里留守儿童的“好爸爸”。

  文/记者杨进

  在增城市派潭镇新高埔村祠堂旁一间陋室里,住着从越秀城管岗位上退休的肖钢。他来这里的工作,是支持当地的教育。

  新高埔村是条贫困村,村里大部分青壮力出去打工,孩子们绝大部分成了留守儿童,一般与家里的老人相依为命。

  下午5时左右,村里小孩开始放学,都会奔向肖钢的“课外学堂”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卡通识图、英文动漫书、还有辅导书……都是平时买不到的。

  支教治好了抑郁症

  肖钢将自己所办的“课外学堂”统称为“万子学堂”。除了新高埔村刚刚建立的这所学堂,他还在樟洞坑村、七境村等广州北部山区创办了这样的学堂,免费支教留守儿童。

  每天面对社会最底层“走鬼”的城管,为何在退休后选择了去支教北部山区的这些留守儿童?

  肖钢说,自己童年时,父母因为工作长期两地分居,“我常见不到我的爸爸,我能理解一位留守儿童内心的困惑和纠结。”此后的城管职业生涯,他天天目睹底层人群的艰辛与不易,压力增大,形成比较严重的抑郁症。

  后来,在一次广州城管的扶贫活动上,肖钢发现,原来在广州北部山区,同样有这么多留守儿童。在支教过程中,他与这些小孩子天天在一起,他们的阳光、快乐感染了他,不仅胃病好了,抑郁症再也没有出现过。

  支教要“示弱”不“示强”

  肖钢在摸索过程中发现,留守小孩内心脆弱,也很敏感,甚至好强,“和他们在一起不能示强,而是示弱。”

  肖钢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与孩子们在一起做活动的时候,往往也会让这些孩子们也有助人的成就感,“比如我们爬山,半途我会故意爬不动,让他们拉我一把。”肖钢说,他发现,当他被扶起来的时候,小孩子们的脸上笑得最灿烂。

  从2006年开始,肖钢长期在增城北部山区免费支教,将自己退休工资的大部分拿出来帮助这些山里的留守儿童,7年多已累计捐助15万元。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被评为“增城好人”、“广州好人”、“广东好人”,被称为山区留守儿童的“好爸爸”。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