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馆老板为流浪汉提供热饭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时间:2014-01-26
陈相泰手里拿的是,被助学孩子的资料
严冬时节,当我们坐在温暖的房间内享受美食,有一群流浪汉正蜷缩街头,为当日的饭食烦忧。在泗阳有个热心人陈相泰,自己开了个小饭馆,挣得并不多,却多年来一直免费为过往的流浪汉提供热饭。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中国江苏网记者闻讯赶到陈相泰的饭馆,见到了这个热心人。
陈相泰今年42岁,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初次见他,他穿着厨师服,急匆匆进门来,他是既做老板,又做厨师,自己掌勺。他表示,自己年轻时,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现在只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将爱心传递下去,仅此而已。
助人也要照顾对方的尊严
由于与当地流浪汉长期接触,陈相泰慢慢摸清他们的习惯,如果给的饭菜是冷的,他们出门会立即倒掉,谁不想吃热热乎乎的饭菜呢?有个40多岁的流浪汉,有段时间,每到晚上10点左右必来。这段时间没来,陈相泰猜测他是去其他地方了。
饭馆的生意还不错,有的市民听说陈相泰的助人故事,特别过来吃饭以表支持。流浪汉见饭馆忙碌,也心中有数,不会进来打搅,等饭馆闲下来的时候才过来。“这也是他们的规矩,他们也会自带碗筷,我把饭菜倒进去,他们就拿到其他地方吃去了。”陈相泰告诉记者。
陈相泰的善举当初并不被看好,常有人笑他傻。他表示,就想多帮助些人,报答当初帮助过自己的人,将善心传递,没想太多。
陈记饭局离医院较近,经常有病人过来吃饭,一次,有个病人来吃饭,点了份很便宜的菜。陈相泰了解到,这个人生的是大病,想吃好吃的但没钱,病人拿手帕包着钱,陈相泰问他最想吃什么,“排骨汤!”对方说。于是,陈相泰给做了排骨汤,但是只要三五块钱。
像这样被帮助的病人很多,至于为什么收一点钱,陈相泰有自己的理解:虽然人家有困难,也要照顾人家尊严,你收了他几块钱,让他觉得不亏欠,心里踏实一些。
年少时家庭穷苦,有心人四处学技术
陈相泰老家在洋河新城仓集镇张马村,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排行老六,六岁时,40出头的父亲半身不遂,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当时只有三间草房,由于姊妹多,陈相泰只好住在猪圈里。
父亲也是热心肠,对陈相泰的影响很大,父亲经常叫着他的小名说:“小六子,我们虽然穷,不能给爸妈丢脸。”那时候,村里好多小孩学坏,父亲就在他耳边提醒。
18岁时,陈相泰没钱去读书,常去仓集镇成人教育学校借书看,对农业技术尤其是种植蔬菜产生了兴趣。有一天,陈相泰让母亲去借面,做了几块饼带身上,由于没钱坐车,就双脚踩大地,一路跑到南蔡乡。
为什么去南蔡乡呢?据陈相泰交代,当时有个叫将连军的,他是村长,懂大棚种植技术。在将连军的家住了两个月,学育苗、扎大鹏。后来回到家,种植大棚两年,种芹菜、西瓜、辣椒等等,给家里挣了1800块,在当时的农村,钱还算不少。
再后来,陈相泰去了上海,在一家酒店做事,一呆就是九年。一边做事挣钱,一边向厨师学习烹饪。酒店老板鼓励他要好好学技术,老板当时在上海资助了一些小孩上学,使得助人的苗子在陈相泰的心里慢慢生长。
在上海打工九年后,陈相泰带着积蓄和经验回到泗阳,在一所中学门口开了第一家饭馆,后在又去了第二个地点,直到现在安定在爱园路陈记饭局。开饭馆期间,除了给流浪汉提供饭菜,陈相泰也参加助学、助残、助老。
要么不走入他们的生活,要走入就一直走下去
去年11月23日,泗阳爱心联盟协会成立,陈相泰将爱心人士聚合在这里,以便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为他们送去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善心,人间的真情。
去远一点地方送爱心,陈相泰就搭乘爱心人士的车,近一点的都自己骑电动车,刚到村里,人家以为是骗子,根本不相信他。后来慢慢交流,彼此了解,遇到很多种情况的困难家庭,有的遇到车祸、疾病花费太多,家里致贫;有的是夫妻都不在了,小孩子和老人一起生活,他们很沉默,不说话,陈相泰便留个号码,对小孩说:“有需要,有什么困难,或者有好事,得到奖状,都可以打陈叔叔电话。”
“要么不走入他们的生活,要走入就一直走下去!”这是陈相泰一直以来的体会,就像你给过别人一点光亮,忽然熄灭了,这比当初没有光亮还痛苦。陈相泰对资助对象都一直跟着,直到孩子有了自立能力。
几年前资助的一个小女孩,以前寄书、寄吃的、手机给她,一直保持联络,现在这个姑娘学了财会专业,以后毕业找到工作,陈相泰就放心了。像这样被资助的孩子有十来个。
这些年来,除了衣物、书籍上的资助,陈相泰捐助的钱款就有3万多,还有一些钱款是自己偷偷捐出去的。
协会成立后,更多爱心人士知道了他的善举,一些人偷偷送钱、送衣物到他的饭馆来,来了送了东西就跑了,从不留名,这样的情况发生了5次。也有送肉来的,给陈相泰做菜用,觉得陈相泰开个饭馆,自己也挺不容易的。(记者薛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