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老人奉献乡村13年
2014-01-15

“抠门”老人奉献乡村13年

来源:山东商报 发布时间:2014-01-15

去年10月份韩秀英给村中老人理发时的照片(照片为翻拍)

  家住长盛小区北区62岁的韩秀英老人在小区里面是有名的“抠门”,虽然自己和老伴每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近四千元,不过13年来她从未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每次到她现在常住的位于仲宫镇的小院,为了省两块钱的公交车票,她都不顾绕远选择便宜的公交线路。2001年以后,她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框”在了仲宫镇的一个小山村,曾是幼儿教师的她义务给村里孩子教了近8年传统文化课,现在她又给自己找到了“新工作”——义务给四个村子的老人理发。一把理发推子,一个小扩音器成了她走街串巷的得力帮手。

  >每逢寒暑假 农家小院传出读书声

  记者见到韩秀英老人时,她正因为感冒在长盛小区北区的一家诊所输液,据医生介绍,韩秀英之所以会感冒,也是因为她的“抠门”,“老人特别会过日子,这次从仲宫回市区办事儿,连公交车钱都不舍得花,搭了一个到市区卖水果的电动三轮车,结果给吹感冒了。”

  记者在长盛小区北区采访中了解到,韩女士的“抠门”几乎人尽皆知,“她已经十几年都没置办过新衣服了,里面的一件毛衣还是她儿子小时候穿过的。”即便如此,韩秀英仍然是小区里人人敬重的大好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的钱花在了刀刃上,都办了“大事儿”。

  韩秀英告诉记者,13年前她到仲宫镇走亲访友时,注意到那里不少孩子寒暑假期间,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而无人照看,“我姥姥家就是仲宫镇于家村的,我母亲去世的早,当时我就希望自己有机会,一定回来替我妈妈好好报答家乡父老。于是我就在2001年拿出自己的积蓄在于家村买下了一个小院。”此后近8年的时间里,每到寒暑假,韩秀英的小院里都能坐满前来学习传统文化的孩子,小院里传出的阵阵读书声一直都是村里人引以为傲的事情,“我以前就是幼儿园教师,教书的事情多少也懂一些,利用寒暑假时间给孩子们讲授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书籍,希望孩子们从小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给他们塑造一种良好的品德习惯。”

  >一个喇叭一把手推子 走遍四个村庄

  韩秀英介绍,她开办的寒暑假国学班运行了大约8年时间,期间很多曾经在国学班读过《三字经》《弟子规》的小学生都已经成了大学生,“现在我还经常会收到一些我们国学班里面走出的大学生给我写的信,看到这些信件我心里就特别高兴。”

  韩秀英告诉记者,国学班停办之后她就一直琢磨给村里人服务的“新门道”。“我看到村里的一些老人因为身体不好,没法出门到镇上理发,可是一般的理发店又不提供上门服务,所以我就想到给老人们义务理发。”

  不过韩秀英透露,她的这个“新工作”在刚刚开展的时候十分困难,“我拿着一个喇叭一个手推子,在于家村、邱家村、东郭村、西郭村挨着村的喊,不过大家开始都不相信我,害怕我给他们理完发之后又收钱。”面对这种情况,韩秀英决定从最难的地方做起,“我先给村里一些有精神疾病的村民,五保户理发,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多年没有理过发了,头上都长了一层厚厚的痂子,理发前我都给他们洗好头。看到我不怕脏也不收钱,慢慢的大家也就认可了我这个‘业余理发师’。”

  据了解,韩秀英目前义务挑起了给仲宫镇于家村、邱家村、东郭村、西郭村四个村老人理发的重担。韩秀英的老伴杨怀俊回忆,“每次徒步转遍这四个村子之后,她都累得浑身散了架一样,夏天的时候她每次回家身上出汗出的就像雨淋了一样。”虽然辛苦,不过韩秀英从未打退堂鼓,她告诉记者,村里的老年人中男士基本会选择理光头,“开始的时候我理一个光头需要10多分钟,现在我基本一分多钟就能忙活完。而且我还学会了理平头、寸头,老人们可以选自己想要的发型了。夏天最忙的时候我算了算,一天最多能理60多个光头呢。”

  >成立雷锋小组 爱心队伍不断壮大

  据了解,韩秀英现在已经当了奶奶,不过因为长期在远离市区的仲宫镇于家村居住,她并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孙子。对此,她也感到十分愧疚,不过说到这里天性乐观的韩秀英话锋一转高兴的告诉记者,她的家人从之前的不支持到现在已经开始理解她,“开始的时候我的家人、亲戚朋友都觉得我是个怪人。有一次我儿子到村里看了我一次之后,就明白我为什么要留下了,他也知道村里人更需要我。”

  韩秀英说,一直到现在,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一直劝她,退休之后应当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过说到退休一词,韩秀英有着特殊的理解,“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不代表我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我觉得退休是退而不休,我在单位退下来了,我可以再在其他地方发挥余热。”韩秀英给记者透露,现在结束了每天的忙碌之后,她又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新任务,记日记。在韩秀英的日记中,记者看到,去年重阳节她和爱心人士带着村里的老人游览了百脉泉,去年冬至她到敬老院给孤寡老人包饺子。“我争取每天都写日记,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记下来,现在我没时间陪自己的孙子,希望孩子长大后看到奶奶的日记,能理解我。”

  据介绍,在韩秀英的带动下,她的爱心志愿队伍越来越庞大,她手头的电推子也从一把增加到了五把,“很多爱心人士都经常和我一起到敬老院给老人理发,陪他们聊天还给他们打扫卫生,现在我们的队伍也有了名字,叫‘雷锋小组’。”(文/图 记者 李林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