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当“小学生”陪读脑瘫孙子
2013-11-28

爷爷当“小学生”陪读脑瘫孙子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11-28

  新华网武汉11月28日专电(记者李伟 袁志国)“再难也要让孩子学知识。”湖北省襄阳市贾洲小学,每天都能看到68岁的刘沛云推着孙子来上学。因孙子患有脑瘫,他甘当“插班小学生”一起读书,爷俩一块读书学习,成为校园一道美丽风景。“最美陪读爷爷”事迹也在当地广为流传,感动了不少市民。

  清晨5时30分,刘沛云起床后要给小孙子刘凯恩做按摩。临近7时30分,他把刘凯恩抱上轮椅出门,去学校上学。为了防止孙子从轮椅上滑下来,他专门找来一根绳子系在轮椅两边扶手上。

  记者在贾洲小学一年级教室里,看到了正在认真上课的爷俩,爷俩盯着课本,跟着老师朗读。“谁能把刚刚学的内容给大家示范一遍?”听到老师的提问,刘凯恩也慢慢举起了手。男孩吃力地发出几个音,小朋友们听得并不算清楚,但都掌声对他鼓励。

  课堂上,刘凯恩听讲十分认真。在最近一次大考中,他语文考了92分,数学得了98分,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课间,好动的学生们都跑向操场,刘凯恩也由爷爷带着,出门活动。只见爷爷站在孩子身后,伸出双臂将孩子环绕在中间,刘凯恩就可以艰难地迈着步子,缓缓前行。10多米长的路,爷孙俩要走上好几分钟。一边走路,爷孙俩一边念着上节课刚刚学过的知识。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无论刮风下雨,刘凯恩从没缺过一天课,每天都按时到达学校。老人为什么每天要跟着孙子一起上课?原来,2002年,刚出生没几天的刘凯恩被诊断为脑缺氧,后被确诊患的是脑白质病变,就是人们俗称的脑瘫。“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吧,以后可以再要一个。”有人这样劝一家人。“这孩子在我们家只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如果丢给社会,以后可能会给另一家人带来不幸。”刘沛云坚持把孩子留了下来。

  12年里,老刘一家不抛弃不放弃,四处求医,武汉、北京等大城市跑了个遍。为了治病,刘凯恩的父母长年打工,照顾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刘沛云身上。为让孙子早日康复,他发明“魔鬼训练法”,每天陪着孙子暴走6小时。为了给刘凯恩针灸治疗,刘沛云还坚持拿自己做“试验品”。

  在刘沛云的悉心照顾下,刘凯恩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在“魔鬼训练”下,他也从最初的不能坐稳到如今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杖行走。

  “前12年都在看病,他没能像其他孩子那样踏进校园一步,但他必须识几个字。”当问到为什么要坚持陪孙子来读书,曾读过高中的刘沛云这样说。刘沛云说:“再难也要让孩子学知识,只要我不倒下,就会天天陪着他上学。希望他能学点知识,逐渐能生活自理,不给别人增添负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