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夫妻”看到偕老希望
2013-11-14

“半路夫妻”看到偕老希望

来源:包头晚报 发布时间:2013-11-14

    11日,本报以《没房没钱瘫痪在床,无吃无保身陷绝境 20年“半路夫妻”难言分手》为题,报道了租住在九原区西脑包村的柳双娥和白振林因双双患病面临绝境,急需救助的情况。报道刊发后,爱心涌向这对“半路夫妻”,万水泉镇相关部门也表示将尽快给白振林办理低保和临时救助。

   他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报道刊发当日,记者接到住在东河区矿机小区一位92岁高龄的老先生的电话。“你的报道让我和老伴儿看了非常难受,我们经济条件有限,帮不了他们别的,就想给他们捐500元,就当买煤钱,让他们别再受冻。”老人的话让记者备感温暖,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记者13日前往东河区取上了爱心款。“没退休时我和他们一样,也曾在单位下夜,所以更能感受他们的艰难。”老人说。记者得知,捐款的老两口并不富裕,老人每月的退休费只有1700多元,他的老伴儿则没有收入。面对记者,老人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却希望将几句话带给柳双娥:“希望你和柳双娥说说,不管咋样,白振林和她过了20年,她的两个儿子能管自己的老娘,也就应该管管白振林这个患了重病的继父。”

    拿上爱心款,记者联系柳双娥,得知她因轻度脑梗后遗症,正在离租住处不远的九原区西脑包社区卫生服务站输液。

    卫生院的负责人张埃亮,正是替柳双娥和白振林求助的热心人,早在记者采写报道前,他便一直在给这对夫妇治病。“完全给他们免费治疗我承受不起,只能免费给白振林检查、输液,对柳双娥则只收成本费。”张埃亮说。

    当记者将92岁老人捐助的500元爱心款交给柳双娥时,她泣不成声。柳双娥告诉记者,12日下午,在豪德贸易广场做生意的一位先生,到他们老两口的租住地看望了他们,并留下了500元。记者拨通这位好心人张先生的电话,他说:“我去他们家看后,觉得情况比报道的还惨。今后我会每月给他们300元,没煤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他们买。希望他们保重身体,有大家的爱心,相信他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这几天,夫妻两人接到多位爱心人士的电话,有人上门给他们送去了捐款,有人称过几天会去看望他们,也有人鼓励他们努力坚持。

    白振林有望办理低保

    因白振林的户口在共青一队,13日,记者拨通了管辖共青一队的高新区万水泉镇社会发展部主任田野的电话。她告诉记者,本报的报道也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我们对这对老人的情况深表同情,柳双娥的女儿上次来时,我们已告诉了她办理低保的详细程序,以及需要提供的相关手续。低保政策是应保尽保,只要这对老夫妻的条件符合政府救助条件,我们一定会给予办理。现在我们正在申报、审核明年第一季度的低保,希望老人的亲属尽快带上相关手续来办理。我们也会依据政策,考虑给老人办理临时困难申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