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卖房他要给妈妈留点东西
来源:大连晚报 发布时间:2013-11-11
“孩子刚15岁,正是好年纪,也是我唯一的希望。如果社会爱心人士能帮帮他,我愿意死后捐献遗体来答谢社会!”说这个话的人是住在保税区亮甲店街道蚕厂村的村民陈玉清,她的孩子卢克林上个月因为白血病复发又住进医院,换骨髓的50万元巨款让陈玉清心力交瘁。
孩子在第一个本命年患上绝症
昨天,记者在医院见到陈玉清母子时,卢克林正在打吊瓶。陈玉清今年47岁,离异多年,仅靠家中两亩地种的玉米,以及自己打点零工赚钱,生活清苦,好在儿子听话懂事,让她颇感宽慰。陈玉清的儿子卢克林今年15岁,属虎的他长得虎头虎脑,特别乖巧,学习颇有几分灵气。十多年来,母子俩相依为命。
2010年,是小克林的第一个本命年,那一年的冬天,卢克林突发高烧,腰腿疼痛难忍,母子辗转来到市儿童医院,经专家确诊为白血病。短短几天时间,活蹦乱跳的儿子居然成了白血病患者,这让陈玉清难以接受,这一家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曾求助媒体得到帮助
为了给孩子治病,陈玉清把家里的积蓄花了个精光。“幸亏有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要不然孩子挺不了三年。”陈玉清这样告诉记者。原来,在得知病情后,保税区和亮甲店街道把一家纳入到低保困难家庭行列,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看病享受一定比例的大病补助,大家希望小克林可以渡过难关。
后来,大连电视台得知小克林的病情,采访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反响,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让陈玉清渡过了最初的困难,她也经常告诉小克林:“你的命是这个社会给救回来的。”
原本小克林的病不断见好,已经结束了化疗,没想到1个月前,小克林又开始高烧,病情恶化,骨髓移植已经成了唯一一条出路——那50万费用又把这个家庭逼到了绝路。
母亲愿捐献遗体回报社会
再次找到媒体,记者从陈玉清的脸上看到了些许尴尬,她含着眼泪说:“我不愿意再去麻烦政府和社会,但是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出路了。”
陈玉清说:这次孩子病倒,小克林似乎也知道接下来的事情,性格内向的他情绪更加低落。发病时,小克林疼痛难忍,但是从来不会乱发脾气,也不会把自己的痛苦说给妈妈听。有时候妈妈在旁边掉眼泪,小克林反而安慰妈妈,强挤笑容,说一点也不疼。陈玉清表示,自己家里还有三间房,她让小克林上网,找一找买房子的人,把房子卖掉,小克林坚决回绝了母亲,他告诉妈妈:我这个病太连累人了,不行就别治了,要是卖了房子将来你住哪?我得给妈妈留点东西。
主治大夫说换骨髓是越早越好,小克林越是懂事就越让陈玉清心如刀绞,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去试过了。孩子的父亲在三年前曾经来看过母子俩,给了一些钱,留了个手机号码,如今已经联系不上。
此次找到媒体,陈玉清将其看作是最后的一搏。她说:孩子第一次病的时候,通过媒体的报道让她看到了社会的力量,这一次,她还想试一试。“我没有什么可回报社会的,我欠爱心人士太多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在我死后,把遗体捐献给需要的人或机构用于研究,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了。”想帮助陈玉清的市民可以联系她本人,陈玉清电话1322420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