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儿子研究生毕业了,结束了长达8年的大学校园生活。7月初到他到所应聘的北京一家甲级设计院,从事于他所学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工作。这标志着他已经正式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去检验他自身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的开始。
一晃6个月的实习期过去了,2012年1月儿子按期转正了,并拿到了北京户口。到目前为止,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多的辛苦奋斗,不但是对他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检验,而且在工作实践中也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使他由一个实习生转变成为一个能负责大型工程项目设计任务的专业骨干。与此同时,单位也按招聘时的承诺兑现了工资等福利待遇。
爱动、好奇、乐于交友、不甘寂寞是儿子的天性,在社会学这个大课堂中,只要有条件或机会,儿子的天性促使他,总爱亲身体验一下于他所学专业和工作毫不相干,又让人意象不到令人费解的“新学科”的尝试。
去年6、7月份,北京五棵松体育场,举办了一场明星音乐会专场演出。为此,吸引了众多80后、90后的年青歌迷。正巧连续加班近4 个多月的儿子终于放假休班了一天,难得的一天休班,难得的一天放松。但不甘寂寞的儿子却把时间安排满满的。
早上睡个懒觉,上午洗衣服搞卫生,临近中午去北京老街巷----东锣鼓巷,欣赏古老街巷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顺便吃点风味小吃。下午5点多钟,他和一个同学提前赶到明星音乐会举办地门前的广场,他不是赶去观看晚场音乐会演出,而是别出心裁摆起地摊卖起夜光棒来。
一开始他的地摊无人问津,一直也没开张。于是儿子与同学商量,是否也学着别的地摊主那样吆喝一下。于儿子同去练摊的同学感觉在大庭广众面前不好意思张口吆喝。这时儿子想反正也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吧,于是他壮起胆子,涨红着脸,憋足了气,尝试着喊出了平生以来的第一声吆喝。第一声喊出后,他自我感觉是一种身心压力的释放,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爽’,喊出了第一声吆喝,接着就喊出了第二、第三声。还别说,这一声声吆喝还真管用,很快他们就开张了。一声声吆喝就是使他们尝试推销自我的开始;一声声吆喝使他们品味着释放压力的快感;一声声吆喝使他们感受到第一次练摊开张的快乐;一声声吆喝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了练摊的角色。于是他们俩发挥自身年龄优势,由原地吆喝推销,转变为走进人群主动面向同龄人吆喝推销。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推销方式很快奏效。一转眼,近三个小时的练摊,净收入400多元。
当同龄歌迷都沉浸在明星音乐会之中时,儿子和他一起练摊的同学在一家饭店里,正举杯共饮,细细品味着第一次练摊的感受,并完全沉浸在第一次练摊喜获丰收的快乐中。直至把那400多元练摊净收入全部花光为止。
当事后,儿子兴致勃勃向我说起这次练摊经过时,我问儿子这次练摊有何感受,儿子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放下架子,丢下面子,善于动脑筋,舍得花力气,全身心投入,在北京就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