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守候十年唤醒昏迷瘫痪儿子
2013-08-20

母亲守候十年唤醒昏迷瘫痪儿子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就算倾家荡产,我也要把儿子的病治好。”这是家住东新街道沧浪里社区居民韩耀兰从儿子生病那一刻下定的决心。十年来,她细心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儿子陆洋,从儿子昏迷不醒瘫痪在床,到现在基本能够生活自理,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韩耀兰坚持用亲情支撑儿子病弱的身体。邻居们都为韩耀兰这些年的付出深深感动着。

  62岁的韩耀兰,2001年退休后,平时除了照顾好家里的一切事物外,还参加小区的晨练队,和姐妹们一起跳跳舞,偶尔聚会唱歌等等,生活得满足、充实、快乐。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正月的一天中午,儿子陆洋突然昏迷在卫生间,不省人事,经医院诊断,确诊陆洋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引发的脑出血。

  面对紧闭双眼的儿子,韩耀兰每天给儿子做按摩,不断的和儿子说话,鼓励他战胜病魔,晚上就在医院的椅子上打个盹。20天过去了,家中的积蓄已经花光,可儿子还是没有丝毫苏醒的迹象,但韩耀兰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儿子能醒过来,并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后来,儿子好转,从重症室转入了普通病房。为了节省监护费用,韩耀兰开始学着用针头往儿子的食道管里注射食物、吸痰,每两小时一次给儿子按摩活动手、脚、翻身、拍背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儿子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出院后,比在医院遇到的困难更多,因为在医院里发生情况可以喊大夫、护士,而在家里都需自己处理解决,但使韩耀兰欣慰的是,儿子的意识已恢复正常。一向积极乐观的韩耀兰没有选择让二十几岁的儿子继续躺在床上度日。“我坚信儿子能站起来。”韩耀兰说。于是每天坚持扶儿子练习走路,迈出第一步是困难的,陆洋开始有些烦躁,发脾气,闹着不要走路。但韩耀兰没有放弃,鼓励儿子要站起来,要做一个阳光的男子汉。韩耀兰告诉记者,在扶陆洋下地的那刻起,儿子每走一步痛苦的表情让她的心如同针扎一样痛,但是她照样每天扶着儿子下楼,鼓励儿子坚持走路。渐渐地,儿子不用韩耀兰扶着就可以自己走路了。

  看着儿子一天天好转,韩耀兰开始让陆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虽然一开始陆洋总是摔坏东西,但韩耀兰仍旧让他自己完成一些事情。通过一次次的“摔打”,现在陆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了,并在韩耀兰的鼓励下经常参加社区活动。

  由于看病欠债太多,韩耀兰卖掉了9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附近买了套独单,虽然只有20多平方米,但看着儿子的身体渐渐康复,生活上再艰苦也能挺住。韩耀兰告诉记者,现在儿子恢复得挺好,只是落下右手和右脚活动不能自如,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国家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享受一切优惠待遇。儿子现在积极做一些公益活动,成为社区志愿者。韩耀兰也积极地配合居委会做一些工作,发挥个人的能力,报答国家和帮助她们的爱心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