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聋哑理发师孤身赴芦山
2013-05-02

江苏聋哑理发师孤身赴芦山

2013年05月02日  来源:北京晨报

  一把电推子、一把梳子、一双巧手、一副古道热肠——江苏昆山一位36岁的聋哑人,瞒着家人千里迢迢孤身赶到震后的四川芦山县,在7天时间里,已为千余名灾区群众免费理发。在芦山,当地人给这位不愿留名的聋哑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无声的理发师”,他以无声的爱传递着正能量。

  在老乡的指引下,记者在芦山县医院门口一顶挂着“理发志愿者”“雅安明天会更好,江苏昆山人民与你同在”横幅的红色棚子里,见到了这位人们口中的“无声的理发师”。

  绿T恤、蓝牛仔裤,短短的胡茬挂在清瘦的脸上。只见他左手拿梳子、右手拿电推子,正神情专注地给人剪发,随着左右手“上下翻飞”,不到十分钟,一个精神的短发便呈现在眼前。

  等着理发的周丽萍告诉记者,她住在飞仙关镇朝阳村,趁“五一”放假,专程带着小儿子走了十几里路到县城剪发。“镇里理发店关门了,没想到县城里的也没开张。打听到这儿能剪发,就过来了。”看着儿子乱蓬蓬的鸡窝头三两下变成了利落的板寸,周丽萍不住地称赞,这小伙子技术真不赖,大老远地从昆山跑来帮助我们,心真好。

  一位姓杨的女志愿者告诉记者,这些天来,“无声的理发师”平均每天要站10多个小时,为100多人理发,“他忙得都没空去灾区餐食供应点打饭,有时我们就帮他打。实在累得撑不住了,他就躺在帐篷里休息会儿,我们看着都心疼。”

  通过交流,记者得知,“无声的理发师”出生在昆山农村,在他3岁时发高烧因吃药致聋。后来,家人带他到昆山市一所聋哑学校上学。毕业后,本想考大学的他因家里穷,不得不放弃梦想,却又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

  “无声的理发师”靠双手打拼出一个自己的小店,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家庭。美丽的妻子,和他一样,也是位聋哑人。6岁的女儿则调皮可爱,“没人管得住”。“无声的理发师”告诉记者,这次出来,家人非常担心,多次叮嘱他早日回去,可是他却坚持要多留几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