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高富帅支教“春蕾女童”
2012-08-23

90后高富帅支教“春蕾女童”

2012年8月23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6天,几乎是17岁的李亚晟暑假自己可支配时间的一半。

  从2010年开始,就读于加拿大温哥华圣·乔治中学的这位小留学生,在其暑假“海归”的时间里,连续3年到河北深泽县农村中学为同龄的“春蕾女童”义务支教6天。

  6天里,“春蕾女童”感受到了“西式”教育,李亚晟则了解了陌生的农村。

  身高1米80的帅小伙李亚晟是名副其实的90后“高富帅”。3年前暑假回国时,听父亲谈起正在参与资助的“春蕾女童”项目,李亚晟提出希望能结合自己所学帮助她们。

  “做义工能让人明白自己在社区的位置,并使人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加拿大老师的这句话令李亚晟印象深刻,做义工也是他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但很快,他就发现,到农村中学支教与他所熟悉的“义工”经历并不相同。

  从小生活在城市、12岁就远赴加拿大求学,李亚晟对农村以及农村的同龄人可谓“一无所知”。

  第一次上课时,李亚晟被介绍为“留学加拿大的老师”。事实上,下面坐着的30多名“春蕾女童”大部分与他同岁,有的甚至比他年长。

  课程进行得不顺利——第一天多媒体不能切换,第二天国外课件国内系统不兼容,第三天电脑上不了网……

  尽管他提前多日就开始熬夜备课,但对这个“洋”老师的课程,学生们并不“买账”。

  一开始,李亚晟想要教“春蕾女童”英语语法,他却不知道,这正是她们平日学习的“拿手好戏”,“当时提问时,大家都做低头看书状,貌似确实被我‘雷’到了——这些东西还用你讲吗? ”

  后来,李亚晟的支教内容就不再是“英语语法”,“我能带给她们的不是单纯具体的知识,而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更广阔的视野。”

  纸杯传水、信任背摔……李亚晟将这些有助于增进团队意识的游戏进行了本土移植。而一次针对“男女分校好不好”的讨论,更让来自男校的李亚晟和一群同龄女生感受到各自的思维差异,交锋之余各有所获。

  3年3个6天,李亚晟感受到了“春蕾女童”的变化:“她们越来越开朗自信了。”课堂上,在增进了解的提问中,有女孩会像他的加拿大同学那样,笑着问他是否交了女朋友,“这在之前是没有的”。

  而在这3个6天里,李亚晟也同样收获许多。“与其说是单向给予的支教,倒不如称其为相互交流的‘夏令营’更贴切。”李亚晟说。

  在支教中,李亚晟经历了自己人生中众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去“旱厕”方便,邂逅苍蝇;第一次腿被马蜂蜇得动弹不得;第一次直面同龄人因贫困失学,意识到梦想的力量……

  “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是3年来新认识的“春蕾女童”都会问李亚晟的问题。在闲聊中,这些贫困而品学兼优的农村女孩与他谈论最多的是有关理想的话题,“梦想是她们战胜贫困、努力向前的巨大动力”。

  还有一年,李亚晟也将迈入大学校门,如今他已开始为升学做准备。这个大男孩坦言,反复同“春蕾女童”谈论梦想之后,自己的梦想也越发清晰。

  只是,3年来,每一次告别都是艰难的。那些朴实的女孩会一改平时的羞涩,哭着藏起了李亚晟的行李,锁上学校的大门——她们想要用这种方式留住这个同龄人。“‘被人需要’是幸福的!”这个一向衣食无忧的大男孩认真地说。

  现在,在“难忘的六天”和“难忘的144小时”两个QQ群里,李亚晟和“春蕾女童”虽然相隔千里,依然可以继续互相讲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