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患者捐款助学不留名
2012-08-02

七旬患者捐款助学不留名

2012年8月2日    来源:大河网

  昨天(8月1日),郑州一位姓刘的老先生通过省慈善总会捐赠2万元,资助4名申请大河利群阳光助学的学子。目前,大河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报名已经截止。

  昨天早上,郑州下起了雨。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先生冒着雨换了几趟公交车,于上午8点半来到省慈善总会捐赠部。一见到工作人员,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套了好几层的塑料袋,拿出里面包着的2万元现金说:“我想资助申请大河利群阳光助学的黄省伟、王宏伟、潘锐、郭璐,每人5000元。”

  经了解,老人今年已70多岁,还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省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见到他时,他的身子还在不停地发抖。捐赠后,老人反复叮嘱:“不要透露我的姓名,我也不要捐赠证书,我捐赠不是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

  老先生说,他一直关注大河报的助学活动,看到大河报对贫寒学子的报道,被这些家境贫寒但自强努力的孩子感动,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他们上学,因为他也是在农村长大,当时家里也很困难,“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希望能够回报社会”。老人还向工作人员表达了想长期资助的意愿,“只要我还健在,经济条件允许,我连续四年每年都捐,资助他们读完大学,如果上研究生我还可以继续捐”。

  提起老人,省慈善总会捐赠部的朱雷华连说敬佩、感动,“老先生之前也曾到省慈善总会咨询过如何捐助贫困学生,因为年老,当时是走了一路问了一路才来到这里。我们问他为何不打个电话,老人不好意思地说怕打扰我们工作”。

  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上4位老人想要资助的学生,他们被老人的爱心深深感动,得知老人不愿透露名字后,他们想通过本报向老人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他们说,会在大学好好学习,不辜负老人的一片心意。

  除了刘老先生外,郑州读者李女士在看了本报“大河利群阳光直通车”关于贫寒学子魏东鑫的报道后很感动,当即打来电话说:“这个孩子利用暑假在酒店做保安,很有上进心,我想资助他2000元。”郑州的张先生也给本报来电,表示想资助一名今年考上他的母校兰州大学或儿子的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