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奶奶乐当脑瘫儿开心果
2012-07-19

义工奶奶乐当脑瘫儿开心果

2012年7月19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胜华(左)是五星级义工、U站服务之星。南都见习记者郭涛摄

  摘要:“一拍手,一帆风顺;二拍手,双喜临门”,本来还懒洋洋的孩子听到儿歌立马来了精神。在家长眼中,73岁的郑胜华是个有些神奇的奶奶,她让这些脑瘫患儿的康复变得生动起来。

  尽管退休多年,郑胜华的日程仍显拥挤。她是全职的五星级义工、U站服务之星,也是脑瘫患儿的“义工奶奶”,至今义工服务时间已超过6000小时。在老伴儿眼中,“她比总理都忙”。

  每周的单日,家住福田区福新路的郑胜华就会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康复科,为脑瘫患儿及其家长服务。在这里她是“义工奶奶”,也是“开心果和止痛药”。她与这些孩子的缘分,还要从2008年3月的一天说起。

  四年前与脑瘫患儿结缘

  那是郑胜华加入义工的第一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她看到一个两岁多的脑瘫患儿,歪着头俯靠在爸爸怀里,吃力地从嘴巴里发出“哈、哈”的声音,而家人站在一旁愁眉不展。这让郑胜华想起了年幼夭折的弟弟,也是一个脑瘫患儿。郑胜华来自四川南充,子女都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退休之后她被接到深圳养老,但从这天起,她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

  此后,郑胜华竭力帮助这个濒临破碎的患儿家庭。退休前她是一名语文老师,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她教这名脑瘫患儿发音吐字。直到2个多月后,这个孩子不经意间“啊、啊”了几声,一旁的家长顿时红了眼眶,也让郑胜华与脑瘫患儿结下缘分。

  如今的郑胜华是义工“快乐成长组”的组长,在患儿家属眼中,这个和蔼的奶奶有着十足的亲和力。患儿家长刘小姐称,郑阿姨从没有嫌弃抱怨过,早上8点便赶到医院,耐心地帮孩子们做康复,给孩子讲故事、唱歌。

  患儿李汪博的妈妈干脆用手机录下声音、拍下郑胜华的照片,一碰到儿子不听话就拿出手机让义工奶奶“出马”。而郑胜华最开心的时候,便是看到这些孩子经治疗后出院时。

  爱心全家总动员

  在义工同事眼里,郑胜华也是个好大姐,她会细心记下每个人的一些习惯,空闲时帮着辅导他们孩子的功课,谁如果受了委屈,郑胜华也会帮着“出头”。去年,社工陈娜提议建立帮助患儿康复的“非常学堂”,郑胜华知道后非常支持,顶着烈日到处去联系校舍。如今,招收的22名患儿刚刚结束了第一学期的课程,而新一期的学堂也于本月15日开班。

  郑胜华的儿女们大都事业有成,看着老太太这么折腾,不免有些心疼。郑胜华倒无所谓,自认为心态好,做了义工之后,忙碌中显得更加年轻。

  在她的影响下,家人也纷纷加入了义工队伍。如今,郑胜华的老伴也是一名五星级义工,遇上节假日时,儿媳会开车拉着礼物陪她到医院去慰问,而正在读高中的孙子,空闲时也会到医院服务,郑胜华的家成了名副其实的“爱心家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