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女儿寻父亲遗骨63年
2012-07-05

73岁女儿寻父亲遗骨63年

2012年7月5日    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上月23日,每日新报一则《63年了 我们终于找到了您》的报道讲述了魏翠英老人63年苦寻父亲遗骨的故事。昨天,老人终于来津完成了心愿。

  天津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墓前,这位已经73岁的老人显得非常激动。她蹲在地上,抱着父亲的烈士证不停地哭着、说着,表达着一个女儿对父亲由衷的想念。这一刻,老人已经等了63年。

  孙媳 她是拿命来看父亲

  今年端午节,魏翠英老人经过了63年的期盼,终于在本市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得到了在天津战役中牺牲的父亲的信息。虽然经过查找,在本市的几处烈士陵园都没有找到父亲的骨灰,但当老人得知自己的父亲很有可能安葬在无名烈士墓中时,仍然立即决定要来天津拜祭老父亲。

  魏翠英老人的大女儿告诉记者,临行前的一个晚上,她的母亲拿着烈士证明死死不放手,不停地念叨过去的事情。昨天凌晨4点多,老人在两个女儿和孙子、孙媳妇的陪伴下,从辽宁省凌源市的一个小村庄出发,驱车400多公里,在雨中行进了8个多小时,下午13:00左右终于到达了天津。老人的孙子陆先生称,老人身体算不上硬朗,在面包车的狭小空间中直坐得双腿发麻。“奶奶不让吃饭,说吃饭太耽误时间,一心想早点见到自己的父亲。奶奶这次真是在拿命来看父亲了。”老人的孙媳妇说。

  老人 “终于看见了”

  昨天14:20,在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两个女儿搀扶着魏翠英老人,走进了无名烈士墓。几个人的眼睛都是红红的,虽然腿脚不便,但老人家的每一步走得都很急切。烈士墓前并没有墓碑,只有两个由鲜花簇拥着的石台。双手抱着父亲的烈士证书,73岁的老人蹲在石台前痛哭流涕,一声声呼喊着父亲,“终于看见了——”魏翠英老人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老人一辈子一直守着家乡的茅草屋,因为那里是她父亲生活过的地方。这一次是她头一次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是为了尽孝道,也为了看一看这片父亲曾洒下热血的土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