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组团”帮找智障儿子
2012-07-05

街坊“组团”帮找智障儿子

2012年7月5日    来源:成都晚报

  街坊们的“出勤记录”

  出钱:店主王女士还花了2000元到成都电视台登了寻人启事;商家杜老板花了400元,做了多幅寻人广告牌。

  出人:商家王老板,为帮忙找人连续5天都没有开过门;连续5天,20多名街坊骑着电动车在街上寻找。找着找着,寻人团队扩大到了100多人。

  出工:早上大家7点过就出门找人,晚上12点过才回家;仅昨日上午就接到了20多个好心人提供的线索,需要赶到现场查验。

  昨日,13辆电动车和1辆面包车挂着寻人启事的牌子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引来极大关注。原来,他们都是在寻找5天前从武侯大道双楠段一停车场内走失的一位叫彭中国的智障男子。让记者好奇的是,他们并非走失者的亲人,甚至连好友都算不上,而只是同在一条街上的商家。其中一些商家为了寻找走失者,甚至关门停业组织所有员工上阵。他们为何要如此卖力地帮忙寻找走失者?成都晚报记者昨日前往采访,试图揭开谜底。

  这场景

  街坊组“寻人车队” 帮守车人找智障儿

  昨日中午,记者在富港商业中心门口看到8辆电动车的背后都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同样的内容,原来他们是在寻找一位叫彭中国的男子。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众人寻找的彭中国,今年40岁,智障人士,是武侯大道双楠段一停车场守车老人的儿子。除了同住在武侯大道双楠段外,彭中国与这些商家之间似乎并无特别关系。

  “6月29日上午11点过,我带着彭中国在打扫停车场。大约过了10分钟时间,我突然发现他不见了。”昨日,彭中国的父亲彭大爷,向记者提起走失的儿子时老泪纵横。彭大爷说,他是达州大竹人,去年和大儿子一起来成都打工。

  发现小儿子失踪后,他赶紧将情况告诉在同一条街上商铺打工的大儿子彭中平。彭中平所在商铺的王老板得知后,又立即转告了这条街上的其他商家。

  这情分

  有人关门5天没做生意,有人花钱到电视台登启事

  “我们都是武侯大道双楠段的商家,大家自发帮忙的。”商家李老板告诉记者,为了寻找走失者,很多附近的商家都加入进来,“特别是王老板,连续5天都没有开过门,把店里另外几个工人也拉进来一起找,估计直接经济损失上万元。”

  另一个出力较多的人是店主王女士,7月2日那天,她花了2000元到成都电视台登了寻人启事。而街坊杜老板则觉得寻人启事效果不好,于是在7月3日下午,他主动做了十多张彩色广告牌,花了400多元。

  “5天来,20多人骑着电动车在寻找。”李老板说,只要大家一有空都会过来帮忙,大家都是晚开铺子早关门。早上大家7点过就出门找人,晚上12点过才回家。李老板说,就昨日上午,一共接到了20多个好心人提供的线索,只要一有消息,他们都会马上派人前往现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