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脑瘫女孩办感恩会谢好心人
2012年07月02日
滢滢一家三口的合影。
滢滢是一个坚强爱笑的女孩。
12岁的赵可滢今年小升初了,这个暑假,她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旅游、去补课,而是筹办一场“感恩会”,感谢12年来帮她一路走来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亲人医生……她说:“我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折翼的天使。但我身边所有的人,都没有放弃我,我现在自己能走、能慢慢说话……我想对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说声谢谢!希望帮助过我的人和爱帮助别人的人全部幸福幸福再幸福!”昨天上午,一场特别的感恩会在凤凰书城报告厅拉开序幕,赵可滢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老师、同学悉数到场。当小可滢一字一句地说出她的心声时,不少人都哭了。“其实与其说是我们帮助赵可滢,不如说她带给我们乐观向上的氛围,她的坚强自信给每一位同学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赵可滢的老师说。 扬子晚报记者徐媛园
她的故事让人动容
刚出生就是“折翼的天使”
一个简单的动作她要摔多次才能学会
13年前的盛夏,刘会萍在医院里检查出有了宝宝,那一刻她和老公都很开心。整整一年,他们都在憧憬这个可爱的新生命,因为他们一直都想要个乖巧的、天使般的女儿。在经历了十月怀胎、难产,他们终于盼来迎接小可滢到来的那一刻。“但我只看了她一眼,她就被匆匆抱上了去儿童医院的救护车。她在儿童医院呆了整整13天,我一直很担心,虽然老公一直安慰我说没什么事。”后来赵会萍才知道,就在这13天里,医院已经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有脑瘫这种病,尽管病例报告上写的是‘缺氧性脑病’,但我和老公都没往最坏的方面想。”滢滢10个月大时,由于反应迟缓,刘会萍再次带她到医院复查,才确诊滢滢得的是脑瘫,肢体运动发育障碍。
“她从小就爱笑,在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的精心照顾下,她一直都是个快乐的孩子,她就是我们的天使,无论她能不能飞翔,我们都爱她。”刘会萍说,尽管知道脑瘫的治愈率基本为零,但她和老公决定,他们不想再要一个孩子分走滢滢的爱,这一生就只把爱给滢滢,陪她哭、陪她笑,陪她感受生命的每寸光华。在成长的过程中,滢滢注定要比正常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从幼儿园开始,她每天就只能上半天课,另外半天去做康复治疗;一个简单的动作,别的孩子随手拈来,她却需要在家门口的草地上摔很长时间的跤才能学会;即便是一句简单的话,她也要反复练习很久……也正因如此,她比同龄人更乐观、坚强、自信和宽容。
数学书法英语都曾获过奖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春晓杯”数学实践活动比赛二等奖;第十五和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绘画比赛南京地区优秀作品奖、学年度第二学期英语DV大赛最具潜力奖、优秀少先队员……她的儿童画还考过了三级证书。除此之外,从救助白血病儿童涣涣,到帮助肝病孩子刘毅,再到为陈其军义务募捐,本报的公益活动,她几乎一场没落下。每次活动现场,都能看到她或是费力地拿着报纸,或是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十多个证书和常常活动的背后,是滢滢的汗水、父母亲人的爱、老师同学的鼓励……所以她特别想谢谢一路走来帮助过她的人。“为了实现滢滢的这个愿望,我们一个月前就在筹备这次感恩会。”刘会萍说,活动制作的展板、签到台、场地、节目、蛋糕,都是爱心飞扬、南京天使之家、1213志愿者同盟、南京中小学超级家长大联盟等爱心组织义务赞助的。
“从小我们就教滢滢,一定要对帮助过你的人说谢谢。”刘会萍说,一个简单的微笑,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别人的心情,“爱笑的孩子运气总不会太差。我们希望她永远做个爱笑的孩子,在她享受到爱的同时,在她力所能及范围内,也去爱别人、爱更多的人,让爱延续。”
她想感谢他们
感谢爸爸妈妈:
是父母让她拥有了坚强和幸福!
滢滢的父母,为了她牺牲很多。滢滢表达不太清楚,妈妈就让她一遍遍慢慢说;滢滢想去郊游,妈妈就牺牲上班时间用自行车载着她去;滢滢累了,爸爸就一直抱着她……昨天的感恩会现场,滢滢也特地请志愿者们准备了一束鲜花,献给爸爸妈妈,并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爸爸妈妈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我是不幸的,多看自己拥有的,不看没有的,就会觉得自己其实挺富有的。”滢滢说,她有着爱她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哥哥姐姐,还有那么那么多人,她愿意做个爱笑的孩子,坚强的孩子,改变自己、也改变别人的心情。
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同学们:
小朋友们争着给她搬椅子
在滢滢4岁的时候,她看到身旁的孩子都去上了幼儿园,她也想去:“幼儿园里有大大的玩具,好多小朋友!”但滢滢的爸爸赵保全听了女儿的愿望后,却沉默了。“很少有幼儿园愿意接收脑瘫的孩子。”“爸爸带你去外公家旁边的幼儿园里玩玩吧!”于是,赵保全抱着她,去华夏幼儿园玩。
没想到,就是这一次让孩子在这个幼儿园里上学了。吴幼珍园长看到孩子很可爱,让孩子报名了。当时滢滢的老师王晓夷至今都记得她刚报到时的样子。她紧紧地抓着老师的手,慢慢走到自己的位子前。在生活上,老师和同学都很照顾她,回答问题,只要她举手,老师都会第一个点她回答;吃饭、去厕所,老师们寸步不离,后来因为幼儿园的厕所是蹲式的,不方便,老师还为她准备了痰盂。
每天滢滢到班上前,就有小朋友给她搬来她的椅子。有一次,为搬小椅子,两个小朋友差点打起来。于是老师就规定轮流给她搬。幼儿园毕业时,滢滢给大家做了卡片,上面写着:谢谢你们的帮助哦。
感谢小学的老师同学们:
班里的“调皮大王”为她当“保镖”
从一年级开始,班里就成立了“互助小组”,每天有三个同学轮流扶着她走到学校门口;每次要交作业了,都有同学跑来问她要不要帮忙带给老师;如果滢滢哭了,同学们就做鬼脸的做鬼脸、讲笑话的讲笑话,一定要把她逗笑……滢滢的好友叶寒清告诉记者,班里有个“调皮大王”,谁都欺负,人人都拿他没办法,也曾将滢滢的铅笔盒藏了起来,没想到却遭到了全班同学的“鄙视”。“大家纷纷跑去和老师打小报告,还有同学直接训斥他。”于是,第二天,赵可滢再次来到学校,这位“调皮大王”在滢滢上楼梯时,将她身后的所有人都撵开,自己往滢滢身后一站,当起了滢滢的“保镖”。
温暖的日子就这样缓缓流淌,转眼间滢滢到了要和同学说再见的日子,她感谢班上帮助过她的同学,感谢帮助过她的南京小西湖小学的校长、班主任缪舒玉及所有任课老师,感谢给她治病的建中中医院的朱升朝医生一直都没放弃她。“虽然马上小升初了,但我们的友谊不会丢的,我们会常联系。”
他们也想谢谢她
“她的乐观给了其他孩子力量”
幼儿园里也会排练节目,尽管每次都不会把滢滢落下,但滢滢还是说:“大家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我在台下给大家鼓掌,也非常开心。”上小学时,体育课强度加大,滢滢就只能呆在教室里。不过她没闲着,她将讲台上一摞一摞的作业本,对号放到每一个同学的座位上。她走得很慢,但作业本没有一个放错的。下了体育课,大家都能在位子上看到自己的本子。
“她真的很努力,由于左胳膊很多时候使不上力,她每次写字的时候,就用胳膊肘抵着纸。”滢滢的同桌刘瑀涵说,她写得十分认真,“尽管她慢了些,但由于她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所以课堂作业她总是第一个交。”“与其说我们给她帮助,不如说她的坚强乐观,给我们班级带来正能量。”小西湖小学的副校长马丽娟说,她每天都带着灿烂的笑容上下学,“学校评比自强之星,很多班选出来的都是学习好的孩子,尽管滢滢成绩中等,但全班同学不约而同都投了她的票。”
“外公外婆也要谢谢懂事的滢滢”
滢滢是个懂事、会照顾人的孩子。在妈妈不舒服的时候,她会把小毛巾打湿了,敷在妈妈额头;外公生病时,她也记得替妈妈督促外公吃药;在想念奶奶时,她会打个电话说“我想你了”并让妈妈带着去看奶奶;在妈妈过生日时,她总会记得说“生日快乐”,并送上自制的小卡片;在和其他残疾人去北京时,看到比自己严重的患者却忘了带轮椅,她就把轮椅让给别人……所以,懂事的滢滢也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们想要感谢的。
“她很坚强,在幼儿园从来不要老师喂饭,她要自己吃。”王晓夷说,她很支持滢滢的想法,如果滢滢打翻了碗,她就再盛一碗;如果滢滢洒了一地的米,她就打扫一下,“以前她胆小,身后有汽车、有小猫叫她都会吓一跳,有时会哭,现在她自己可以吃饭,可以走路,尽管走得不是很顺畅,但这些都是她的努力,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希望她长大以后能做一个会感恩的孩子、一个快乐的孩子,一个愿意赠人玫瑰的孩子,一个让爱延续、传递爱心的孩子。”刘会萍说,她相信能做到这些的孩子,比天使还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