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女子抱病开通心语热线
2012年6月29日
热心帮助他人的于海波 资料图片
“袖珍姑娘”爱心铺就“心语”路
城市晚报讯 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创办于1996年,16年来,该协会积极活跃于助学、助残、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倡导等公益领域,为253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筹集了100余万元助学金。令人吃惊的是,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的创立者是个身高只有86厘米、体重只有18公斤的姑娘,她就是被长春人亲切地喻为“袖珍姑娘”的于海波。
拖病体开通“心语热线”
帮助更多人寻找快乐
于海波自出生时便患有先天性脆骨症,多次骨折使她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身体也停止了生长。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医生宣布活不过十二三岁,没有上过一天正规学堂的人,却以惊人的毅力报读了四门大专课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身边的人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一次偶然的机会,于海波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少女写给电台主持人的一封“绝笔信”,为了帮助少女乐观面对人生,于海波主动与她通信、通话。此后,于海波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一部无偿热线,帮助更多的人寻找生活的快乐。1995年,于海波开通了省内第一部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心语热线”。为了方便与外地咨询者的交流,她又在不久后设立了“心语信箱”。16年多来,“心语热线”共接听咨询电话3万余次,“心语信箱”答复信件达到5000余封。
创立心语志愿者协会
助老、助残、助学
1996年,于海波的“心语之路”变得更加宽广起来。在许多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的建议和协助下,她创立了“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协会每年都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定期家庭服务,与企业合作帮助特困生、残疾儿童筹措资金……在心语协会志愿者的努力下,目前已有106名特困学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经济资助,40多名残疾人获得了捐赠电脑、轮椅和义务教育,10多名孤寡老人得到了长期的义务服务,为253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筹集了100余万元助学金。
从“心语热线”到“心语信箱”再到“心语志愿者协会”,助老、助残、助学和心理咨询成为“心语”的四项主要工作,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上了于海波的“心语之路”,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增至目前的500多人。看着心语的志愿者队伍一天天壮大,于海波欣慰地说:“没有人会拒绝爱。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希望开办培训中心
让残疾人有一技之长
“既然命运把我放到了残疾人这个位置,我决不会就此向命运低头”。海波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残疾人同样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还呼吁社会各界为那些在身体上有残疾,却一样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们提供帮助。
经过海波和志愿者们的努力,心语协会被省政府命名为“志愿者先进助残单位”。于海波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为残疾人开办一个集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培训中心,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凭借一技之长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
“无论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如果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都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多年来,于海波经历过挫折也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但她始终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热心地帮助他人,而心语的路也将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下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