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七旬老人致力慈善
2012-06-11

贫困县七旬老人致力慈善

2012年06月11日    来源:新文化报 作者:王国彬

老两口过着清贫日子

  他每月有近2000元的退休金,家里还有耕地,在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里,这算是高收入了。可他们老两口至今还住在30多年前盖的土坯房里,两件像样的电器中,洗衣机是女儿送的、电视机是6年前买的。他怎么过得这么窘迫?原来,他把省吃俭用的钱都变成了善款。
  
  30年前开始献爱心
  
  74岁的杜尚学住在通榆县团结乡解放村,他的善举从30年前开始。一天,他到磨坊磨米,看到一个屯邻因无钱治病,病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他回家与老伴商量,拿出家中全部积蓄600元借给了这位屯邻治病。屯邻的病治好了,要把家中的马车和马顶债给他,杜尚学没有同意。由于这位屯邻家境一直困难,这笔钱到现在也没还上。
  
  2004年12月26日,杜尚学在电视中看到印度尼西亚发生海啸,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便决定为那里的灾民捐款。
  
  8天后的早上,老伴儿在杜尚学内衣上缝了个口袋,放进了1万元钱。他坐了几个小时的长途车来到了通榆县慈善总会,委托工作人员将钱汇往印尼海啸灾区。
  
  汶川地震时,杜尚学分4次向灾区捐了1万元。
  
  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杜尚学来到长春,将1万元善款送到了省慈善总会。当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由于刚为旱区捐过1万元,他手中没有多少钱了。取回退休工资后,他又凑了5000元汇往灾区。
  
  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在别人有难时伸出援手,奉献一片爱心。在杜尚学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爱心志愿者团队,有成员80多人,每年4月3日统一捐款。“捐多少都行,一块不嫌少,百元不嫌多,只要有那份爱心就好,聚少成多,爱心无限。”杜尚学说。
  
  今年4月,“解放村慈善工作分站”成立,这是通榆县成立的第一个村级慈善机构,在全省也是首例,现场200人捐款9700元。
  
  “我对7个女儿说,我要把余财留给大家,把余福留给你们,只要冻不着、热不着、吃得饱就行,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杜尚学说,他要把余生都献给慈善事业,只要能够帮助别人,就是他最大的幸福。自2005年1月向印尼海啸灾区捐款1万元至今,杜尚学累计向灾区捐款18次,捐款6.7万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