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建明:33年义务理发万余次
2012-05-08

桂建明:33年义务理发万余次

2012年05月08日      来源: 新华公益

  最近公布的2011年度上海市十大杰出志愿者中,57岁的桂建明榜上有名。他所在的嘉定区安亭镇春盛苑社区的乡亲说,这是对桂建明33年学雷锋、做好事的最好嘉奖,“桂师傅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早在1978年复员回乡伊始,桂建明在种植5亩蔬菜地之余,就开始运用在部队学到的技术主动为附近乡亲做好事。谁需要理发,谁家水表水龙头坏了、排水管堵塞了、房屋漏了、自行车助动车出了故障,只要找桂建明,他都会伸出帮助之手。一把剃头刀、一只工具箱,33年不离手,成了桂建明学雷锋、做好事的见证。
  
  乡邻曾替桂建明粗略统计过,33年来,仅义务理发一项,桂建明服务对象就超过1万人次,先后共使用14把剃头刀,其中9把已用坏。
  
  10年前,村民陈其华盖房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全身瘫痪。为了理发,家人曾多次请人上门服务,都遭婉拒。桂建明听说后,当即表示要“承包”为陈其华理发一事。初次上门,桂建明就主动为陈其华翻身、移床,花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帮他理好了头发,一干就是10年。陈其华感动地说:“不沾亲不带故,桂师傅真是难得的好人啊!”
  
  农民出身的桂建明从小就深受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南京路好八连、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影响,至今仍珍藏着这类题材的近千册连环画。他说:“人总要有点思想。革命英雄为了人民大众,不怕困难、敢于牺牲,我的理想就是要在平凡的一生中,多为社会做点好事。”
  
  桂建明不是党员,但他多年来一直把一本党章放在贴身的口袋里。面对个别人的误解或嘲讽,桂建明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章的要求,也是我毕生的信念。”
  
  住在农村,乡里乡亲走动频繁,桂建明把剃头摊、工具箱往门口一摆,就可以为大家开展义务服务。2004年,村子动迁,桂建明和许多乡亲一样搬进小区里的楼房,从农民成了居民,当了一名社区协管员。“搬家不少东西都扔掉了,但剃头、修车的工具我舍不得扔。”他说。
  
  如何在变化了的环境里坚持学雷锋?桂建明动起了脑筋。他发现,高楼林立的社区里,孤寡和高龄老人、瘫痪病人不少,一些长年住在敬老院、医院里的老人和危重病人,理发难问题更是较为突出,有的老人因长期不能理发,甚至得了严重的皮肤病。他就把这些困难人群登记在本子上,主动定期上门服务,同时公开了自己的联系电话,有求必应。
  
  一年盛夏的中午,残疾人陈建明的助动车突然在路上爆胎,一时找不到修车摊。陈建明试着给桂建明打了个求助电话。正在午休的桂建明二话没说,带上工具箱,冒着38摄氏度的高温,开着摩托车赶到事故发生地,义务为陈建明补好了胎。
  
  一次,桂建明义务帮邻居运送水泥,途中摩托车前轮突然爆胎,桂建明人车倒地、腿骨骨折,躺在床上休养了好几个月。家人劝他别再揽事、少些麻烦,但他伤好后依然故我。
  
  2008年,桂建明在家中开办了暑期图书室,让他收藏的“红色连环画”成为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食粮。而在他的影响下,春盛苑社区也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目前与桂建明一起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居民已达30多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