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夫妻十年善款捐不断
2012-04-09

  九旬老夫妻十年善款捐不断

  2012年04月09日           来源:东方网 作者:朱莹

  据《青年报》报道,“一个人做一天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洛平小区的一栋老公房里,一对年逾九旬的夫妻用自己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诠释了这句话。两位老人粗茶淡饭,生活过得精打细算,却已坚持十年不间断地捐献善款,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更是他们践行至今的人生信条,老人的女儿感慨道,“父母及对所有人的爱和付出,是一种和谐的财富。”
  
  犹如喝水吃饭
  
  助人已成老人生活一部分
  
  在共和新社区的一间狭小的老公房里住着一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妻:93岁的李盛华长期瘫痪在床,老伴钱柏年走路亦需别人搀扶。平日里,老人粗茶淡饭,生活过得精打细算,却已坚持十年献爱心不间断:“退休工资再加上小辈们的补贴,日子过得去了,省下来的钱,能用来帮助困难的人最好。”尽管行动不便,这些年老两口从来没间断过捐款,平日里时不时会“差遣”家里的保姆到居委会来问“有啥慈善活动可以尽分力”,前两年社区号召为灾区捐献衣被,老人捐出的是4床簇新的被褥,在他们眼里,“家里的东西太旧了拿不出手,给受灾群众的,当然要好!”
  
  与一些爱心人士动辄几百元上千万元的捐款相比,老人每次捐款的数额并不高。但细水长流这么多年,对经济并不宽裕的他们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然而对于捐出的钱,他们并没有任何记录,“就像喝水吃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会继续下去”。
  
  “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他们最开心的就是能用自己的有限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老人的大女儿钱丽臻业已年过古稀,为了照顾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父亲,她曾在父母家附近租房3个月,与3个弟弟一起竭尽所能孝顺父母,在她眼里,“做好事”在父母眼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对他人慷慨解囊,对自己却是“锱铢必较”,盖的被褥已经洗得发白,身上穿的小碎花衬衫,也是几十年前的式样。
  
  感动父母所为
  
  子女相信付出是一种快乐
  
  与人为善,是两位老人一生的做人准则,“他们最见不得别人苦”。钱丽臻说,陪母亲去医院看病,看到有人付不起药费,母亲会主动拿钱出来垫付;前任保姆为孩子的学费发愁,老夫妻俩连续3年捐助学费。每到春节,两人还要给小区的保安和清扫工包红包,“他们很辛苦,也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回忆里,这样的助人小事不胜枚举,子女们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也信奉“付出是一种快乐”的原则,平日里不计较,不谋利,亲戚有困难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如今,两位老人行动不便,开口说话都显得艰难,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子女和后辈都会往老人家里赶,一家人其乐融融。“我觉得我的父母很普通,我们一家人也很普通,希望社会上人人都能自觉自发地助人,不要斤斤计较利益得失。”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