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关爱温暖着乘客一辈子
3月2日上午8时30分许,由青岛开往包头的K710次列车行至大同站附近时,一名孕妇乘客突然出现早产征兆,乘坐此次列车的两名医生在列车工作人员协助下,为孕妇顺利接生。(见《大同日报》3月9日)
在快速飞奔的列车上,面对即将分娩孕妇,铁路工作人员该怎么做?是不管不问?还是伸出温暖双手给予热心相助?还是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那感人的一面。
3月2日,K710次列车刚驶出北京西站不久,正在7号车厢下铺睡觉的孕妇玄女士突然感觉肚子痛,“预产期是3月20日,还有18天呢,没想到会在车上早产。”孕妇的丈夫刘和平将这一突发情况告诉了列车员。列车长立即通过广播寻找医生。几分钟后,一名内科女医生和一名男医生急匆匆地赶到7号车厢。
已是凌晨3时,列车长赶紧在车厢里安排了一个“临时产房”,决定帮助玄女士接生。当列车快行至大同站时,玄女士忽然感到下腹剧烈疼痛,且羊水已破。男医生一边打电话向产科医生详细询问接生细节及注意事项,一边指导女医生帮助玄女士接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8时30分许,伴随着“哇”的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一名女婴降生,母女平安,车厢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8时44分,列车到达大同火车站,虚弱的玄女士和孩子被120急救车送往了市一医院重症监护室。3月5日下午,玄女士回忆起这些事情时,激动地不停说着“谢谢”。
总有一种关爱温暖乘客一辈子,“临时产房”虽小,但如此温暖,我们相信玄女士在快速飞奔的列车上顺利分娩,还有他的丈夫会记住那感人的场景一辈子,永远会记住铁路人的情和爱,以及陌生医生的热心相助。从此事展开来说,正因为铁路部门始终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有了乘客遇到困难,他们就是热心相助,伸出温暖的双手给予帮助,铁路人待旅客如亲人的做法不仅传递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让流动车厢这个社会大舞台处处充满着许多温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