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亮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永远放光芒
现年45岁的刘明亮是上海铁路局合肥车务段合肥西站一名普通的客运员。记者日前在合肥西站候车室见到他时,他正推着轮椅,送准备乘车回家的郑雪良缓慢朝列车走去。“今天要回家啊,先在这里坐会儿,待会儿我会把您送到车上。”刘明亮轻声安抚着郑雪良。(据《新华网安徽频道》3月5日)
刘明亮从1995年选择客运员这一岗位起,18年如一日地践行雷锋精神,服务帮助过的旅客不计其数。细致入微的服务使很多旅客成了他的熟人,郑雪良便是他的熟人之一。来自安徽潜山县的郑雪良身患肿瘤3年多,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要乘火车到合肥治疗一次。“刘明亮每次见到我来,都会主动推着轮椅把我扶上去,一直把我送到座位上他才离开。”郑雪良说,这样一来二往,他们就成了熟人。
刘明亮的服务热情、服务方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也成为服务旅客的一个品牌。2006年,合肥西站设立了以刘明亮名字命名的“明亮服务台”。从此,为询问者指一指,为携重物者提一提,帮一帮有困难者,送一送患病者,扶一扶年老者……服务台见证着刘明亮及其同事每天忙碌的身影。这里除了有轮椅和担架外,还放着“四小件”:小药箱、小工具盒、小针线包和小扁担。说起小扁担的来历时,刘明亮略带腼腆地说,这是旅客送的。原来,这里曾配的是一根长扁担,平常他挑东西到车厢内转不了弯,很不方便。有位旅客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意做了根短扁担送过来,现在用起来方便多了。
在同事眼中,刘明亮的心里永远装着旅客。“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刘明亮很喜欢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他说,客运员也许成就不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客运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收票、检票、打扫卫生,更重要的是把旅客当成亲人,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在细微之处实现自己的岗位价值和人生价值。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上海铁路局合肥车务段合肥西站客运员刘明亮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用着责任、用着真诚、用着对旅客如亲人的服务工作理念,温暖着南来北往的旅客回最后一公里,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旅客的高度好评,2010年,刘明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刘明亮18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雷锋精神,他心里装着旅客,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旅客的需求,就是他的服务方向;旅客没想到的,他要想到;旅客想到的,他就要做到,“有困难、找明亮”如今已成为很多旅客的口头禅。由于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雷锋,被广大旅客亲切地称为“活雷锋”。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刘明亮说,“只要我活着,我就要干一辈子好事,做一辈子好人!”刘明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8年如一日待旅客如亲人就是最好的证明。是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为民服务无处不在。如果在全国各行各业等不同工作岗位上,都有了做一辈子好人,做一辈子热心人、有正气、正义之人,我们的社会必然是一片和谐、到处是幸福、欢乐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