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抱着小孩不方便,我帮您拿东西去二楼候车。”“您的包开线了,请您跟我去一楼的服务台,我帮您把包缝上。”“您慢走,老人家,我送您去软座候车室休息。”这是中华铁道网通讯员在齐齐哈尔火车站看到的真实一幕。在不到30分钟的候车时间里,亲眼目睹了车站这位工作人员楼上楼下跑了8趟,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没想去打听,但从他的容貌中我能看出这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铁路人。这已经足够。
半个世纪前,一位普通士兵以短暂的22岁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可贵的光辉。1963年3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以后,“雷锋”便走进了千家万户,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从不曾离开。他的精神感动、影响、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在许多火车站,铁路工作人员像雷锋同志那样,服务旅客,待旅客如亲人,热心为广大旅客服务最耀眼,也最为明显。
“雷锋精神”饱含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髓。而我们从上述新闻中火车站一派为民服务繁忙的景象,似乎真的又回到了上世纪雷锋为人民服务的那个年代。齐齐哈尔火车站工作人员50年来,就像雷锋同志那样,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像雷锋那样做事、做人,不仅宣传、学习了雷锋精神,用着责任、用着真心行动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服务,也赢得了社会以及广大旅客的高度赞扬。
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叔叔没户口。这是社会上流传着学雷锋一阵风的比如。为此,笔者希望铁路部门始终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当前开展的“服务旅客创先争优”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让雷锋精神在万里铁道线上扎根开花,始终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服务好大众、服务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