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期间,武汉700余名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武汉铁路局各站点志愿服务乘客,完成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见《工人日报》2月24日)
这700余名大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汉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从1月16日到2月16日春运结束,他们分别在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襄阳站等客流较大的站点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主动放弃寒假与亲友团聚的机会,为春运服务,给乘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统计,这些青年志愿者服务旅客超过百万人次,用良好的服务推动铁路春运服务工作更进一程。
当2012年春运悄悄离去,在没有硝烟的春运主战场,随着高校开课,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喜悦、带着收获,回到校园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大家庭的热爱,利用寒假期间,主动参入到社会志愿者当中,向社会交了一份最优秀的答卷,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广大旅客高度赞誉。
这些青年志愿者投入到没有硝烟的春运主战场上,通过个人亲身体验和艰辛的劳动,从中不但了解到铁路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还可以锻炼自己,培养了自己的吃苦精神,积累社会阅历,更关键是将来走向社会,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定位,担当怎样的社会责任提供了最好的参考价值。
在南来北往的火车站这个流动的社会窗口、社会大舞台,面对每天出现大量背着大包小包、挑着纸箱的准备出行、回家的乘客,广大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做些引导、帮困的事,他们还协助车站工作人员做好春运安全工作。他们耐心地疏导旅客、热情地回答问询、主动接过重点旅客手中的大包小包、耐心搀扶老人走进车厢,这些小事看上去是如此微不足道,但他们的微笑、热情服务构成了这个社会和谐的中流砥柱,因为流动大家庭里拥有了爱心“志愿者”,让出门在外的旅客如沐春风,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如此温馨而有力量。
当然,在大学生志愿者也有澳洲大学生志愿者。笔者在某媒体上读到一篇《澳洲海归报名当志愿者》的新闻,不得不为在汉口火车站澳洲海归志愿者陈宇舟的精神所感动。澳洲海归志愿者陈宇舟一个90后武汉伢,也是一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金融系研究生。他带着对社会一片热心,带着做义工的真诚,投入到火热的春运主战场,用自己的青春热情,为他人送去温暖和幸福,在奉献中收获着甘甜,也收获着春天的希望。
大学生志愿者在流动的社会大舞台,伸出温暖的双手,用微笑服务、暖人心服务举措向社会交了一份最满意的“寒假作业”答卷,不仅温暖广大乘客最后一公里,也让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