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春运”时代,那股服务热劲让人心动
2012-02-24

“后春运”时代,那股服务热劲让人心动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春运中,中国的铁路人在40多个昼夜里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擦肩而过的铁路夫妻、三年未回家过年的“90后”乘务员、寒冬坚守铁路车站上的上水员……铁路人一个个感人的瞬间成为龙年春运中国旅客的集体记忆。(见《中国新闻网》2月21日)
随着2012年的龙年春运在丰收和喜悦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后春运”时期如期而来,铁路运输还在持续,服务是否亦如“春运”时呢?带着这个问题,中新社记者近距离观察了“后春运”时期的铁路“表情”。 还是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记者眼中的“后春运”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春运后的工作景象?
人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亲身体会,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所说的事实人们才相信。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记者登上南昌至昆明1235次列车,列车长杨军正在扶着一名61岁的老年旅客寻找座位。在安顿好老人后,身为“80后”的杨军向记者坦言:“我跑的这趟车旅客比较多,虽然春运结束但这几天还是经常超员”,杨军说,他们现在一直是保持着“春运”的“战斗状态”,为旅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春运时清理的垃圾比平时多出一半”,为了保持列车的清洁舒适,“90后”女乘务员张亚平在列车车厢里来回走动,清扫着地面上的垃圾。张亚平说,虽然春运结束了,但“随脏随扫”的工作要求没有结束。列车餐车内,厨师肖德峰熟练地切着青菜,准备当天晚上的旅客晚餐。南昌向塘西车站的上水员吴满苹告诉记者,春运期间,她们每天要给300多趟列车加水,“只要车一停,马上得加水”,虽然现在春运结束,临客数量减少,但每天还要给160多趟列车加水。
“虽然春运已经结束,但我们还要继续站好每一班岗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要努力做好旅客服务工作”,南昌至宁波2532次列车长郭凯对着眼前的十几名年轻乘务员说道。在南昌至昆明1235次列车上,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欧阳玉华向记者坦言,她今年独自一人带着9个月的女儿回湖南,“虽然春运结束了,但给我的感受是铁路的服务没有改变,我就是他们帮助送上车的”。
龙年的春运虽然已经结束,但“后春运”时代那些人、那些事,对于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来说依旧充满热情,依旧保持工作的那股热劲。只有通过个人的体验,才真正地感受到铁路人像春运期间那股服务干劲依旧存在。
为了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的安全、舒适、顺心,他们始终牢记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带着责任、带着激情、带着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将继续以最饱满的精神热情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服务,让广大旅客一路温馨、愉快。

新新闻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2-21/3687048.shtml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