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车救人”的铁路人为啥引起了媒体关注?
武汉铁路局襄阳电务段80后小伙陈程“以身挡车”寒夜救人的义举经《襄阳晚报》首发报道(详见本报2月15日5版、2月16日8版)后,引发广泛关注,《湖北日报》、《北京晚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纷纷在头条或重要位置转载,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网、凤凰网、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进行了转载。据初步统计,截至16日下午5时,先后有《解放日报》、《海南日报》、《北京青年报》等20多家报纸对陈程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近百家网站进行了转载。(见《襄阳晚报》2月17日)
在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很多媒体和网友也对以陈程为代表的80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进行了褒扬与肯定。新华社在报道陈程的事迹后,以“难掩一位80后青年的大爱与担当”评论这一举动。多家报纸的标题以“壮举”“义举”来肯定这一举动。
“挡车救人”襄阳人为啥引起了媒体关注?在网上,陈程的事迹被多个社区、论坛及微博转载。楚林社区网友“编外记者”发表评论说:“以身挡车寒夜救人彰显襄阳人的血性。谁说我们这个社会冷漠无情?80后铁路职工不仅有着社会责任,更流淌着正气、正义和道德的血液。”网友“冬日暖阳”称赞陈程是“为襄阳长脸的好娃子”。从网友的话语中足可以证明,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挡车救人”、有血性的城市人,只有这样的热血市民越来越多,对不平的事情敢于管理、敢于担责,遇到不平的事情,哪怕一声吼,一个小小的举措,就可以给我们的社会增添无比的文明和温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到处是和谐、文明的音符。
刚从春运一线下来的襄阳电务段党委书记邹家还一回到办公室,即向全段1300多名干部职工发出号召,向陈程学习。同时,该段当天以党政工团名义联合下发文件,对陈程进行褒奖。邹家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对80后、90后有一种偏见,认为这一代人多是独生子女,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只顾享乐,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陈程以身挡车寒夜救人,充分证明了这一代人并不缺乏正义感和责任感。这件事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一代人,他们的主流是好的、本质是好的。”
是的,对于类似“挡车救人”英雄壮举需要大力弘扬,学雷锋不仅仅只在三月,更应该在平时。也希望我们的媒体,面对类似“挡车救人”英雄给予大力弘扬,给我们的社会营造一个文明的宣传阵地,呼唤起更多的市民,当一名有正气、有正义、有血性的襄阳人,让文明的春风荡漾在城市每一个角落。
新闻来源:http://www.hj.cn/html/201202/17/17343632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