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爱的使者
年年春运潮,岁岁铁路情。春运中,郑州客运段北京一队担当的全国青年文明号、郑州至北京西K180/179次列车,牢记“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从细节入手,坚持优质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将K180/179次列车打造成为京广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见《中国网》2月14日)
面对全国短时间内一次性上亿人口大迁徙的过程中,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各岗位上,铁路客运员如何开展“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方式?还是让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平凡的小故事,走进这些可敬的乘务人员,来看看平凡的他们带给我们哪些不平凡的感动。
温馨在服务中延伸。“喂,你是郑州客运段孙轶梅列车长吗?非常感谢你们对我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1月18日郑州客运段京一5组列车长孙轶梅接到一个安阳打来的电话。1月17日晚上由京一5组值乘的K179次列车刚开车,坐在4号车厢的一个老大娘便找到4号车厢的乘务员,手里拿了张纸条寻求帮助。当得知这位老大娘是独自一人从北京西站坐车到安阳女儿家过年,并没有通知女儿只有手里的手机号后,乘务员立即将这位老大娘带到列车长孙轶梅处,孙轶梅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后,便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上面的号码,与她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并告知列车到达安阳的时间。打完电话后孙轶梅将老人安顿好后,又泡了一碗方便面和一杯开水端到老人面前,看着老人吃完才放心,老人感动的拉着孙轶梅的手谢个不停。3时56分,K179次列车准时到达安阳,可迟迟不见老人的女儿来接,孙轶梅又一次打电话联系,原来老人的女儿正在赶往车站的途中,考虑到列车只停2分钟,孙轶梅便将老人交给了安阳车站客运领班,并再三叮嘱一定要帮老人找到女儿,然后给你回个信。列车从安阳站开出不久,孙轶梅的手机响了,安阳站客运领班告诉她,老人的女儿已将老人接走,这时孙轶梅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用爱心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内涵。1月27日凌晨六点了,K180次列车还有几分钟就要到达北京西站了,可是十三号车厢的19和20号上铺的旅客还没有换取车票,而二十号下铺有个被包裹着的不满周岁的无人认领的女婴,铺下有个黑色的提包,里面是些婴儿的奶粉,奶瓶和衣物,列车员何媛媛立即报告列车长赵玲玲, 赵玲玲和乘警赶到后发现包裹婴儿的被褥里有张纸条,原来这个婴儿四个月大了,应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被狠心的父母一起在列车上。孩子的名字叫李慧。赵玲玲把孩子抱在怀里,何媛媛给饥饿的孩子冲了奶粉喝,乘警长立刻对现场情况进行取证,列车到达北京西站后,列车长赵玲玲立刻与车站领班取得联系,介绍了女婴的情况,再三叮嘱站台客运领班要悉心照料,把婴儿送到政府福利部门妥善安置。下午4点多钟赵玲玲接到北京西车站领班的电话,孩子已经交由福利部门接管,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脸上也挂着欣慰的笑容,再一次的祝愿孩子一生平安。
紧急救护解困扰。2月6日凌晨2点20分左右,北京西开往郑州方向的K179次列车上的旅客都已熟睡,突然,六号车厢的一名旅客大声喊道:“六号车厢有病人要需要抢救!”正在边座值班的六车乘务员刘帅听到喊声,急忙走过去查看,那名旅客告诉乘务员她的朋友刚做过子宫切除手术,以往没有什么病史。乘务员听后旅客的叙述,立即用电话通知列车长赵姝。赵姝赶到后,想起卧铺回访登记时五号车厢好像有一位旅客是医生,赶紧去五车寻找,正在熟睡的医生听后马上起身一同前往救治。当排开围观的的旅客之后,才发现车厢21号下铺躺着一名中年女性,她双目紧闭,面色苍白,身体不停抽搐。医生立即为病员作诊断,赵姝把急救箱打开,里面有一些简单的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输液器和必备的药品,根据病员的生命体征,初步诊断:病原属于癫痫发作,由于病员腹部可见愈合不久的手术切口,身体很瘦弱,病员需要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当医生给病员输了液,慢慢地,病员才停止了抽搐,神志清醒过来。待病员病情稳定后,又询问了病史,医生协助乘务人员作了必要的记录后,才回到自己的车厢,这次行动,受到车上乘客的称赞,也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表扬,当看到病人安然无恙的在郑州站下车后,赵姝和刘帅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里仅仅讲述了郑州客运段北京一队干部职工在春运中的几个故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心动魄的一面,而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的小事,平常不能在平常的故事,看起来不起眼,或许有许多人无法碰上,但读起来很感人。正是他们舍着小家,顾着大家,用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温暖着万千春运回家的旅客,也凝结着铁路人的许多心血和汗水。其实,还有许多铁路人感人的故事、无名英雄还没有挖掘出来,也随着春运结束后,默默坚守在运输一线的工作者逐渐地通过不同方式,认识这些无名英雄,让广大旅客知道,在确保平安旅途的背后有无数的人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列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在快速飞奔的列车上,铁路人永远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伴随着开往春天的列车,播撒爱的使者,也传递爱的温情,奏响一曲曲春之歌。
新闻来源:http://news.china.com.cn/txt/2012-02/14/content_24635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