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列车到处是爱的音符
2012年的春运即将接近尾声。一个月的时间内,面对客流高峰,新乡铁路系统职工,用最敬业的精神和热情的服务,为广大旅客平安、便利出行提供了可靠保证。(见《大河新乡网》2月13日)
面对全国短时间内一次性上亿人口大迁徙的过程中,新乡铁路系统的干部职工在平凡而又重要的春运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许多让人民满意的故事,获得了广大旅客以及社会的认可。下面几个点滴的小故事,就是讲述他们“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许多感人的故事。
和煦的春风——乡情服务台。“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的帮忙,我父亲就没法顺利外出看病……”2月10日,记者来到新乡火车站采访时,正赶上市民王艳给“乡情服务台”送来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一问才知道:正月初九(1月31日)那天,王艳和家人陪着身患重度心脏病的父亲王明春,准备搭乘K7961次列车去郑州转乘高铁去西安看病。由于病情严重,王明春一分钟也离不开输液瓶。看到这种情况后,“乡情服务台”值班员李涓和王秀荣立即联系K7961次列车的车长,优先照顾,一路绿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秉承着“传豫北乡情,迎四海宾客”的服务理念,李涓和她的同事对重点旅客实行购票、候车、乘车“一条龙”接力服务,帮助老弱病残孕和遇到突发情况的旅客解燃眉之急。所有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让旅客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最美的“花儿”——售票班组。走进新乡火车站客运车检售票室,43名售票员全是女同志,是一支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的“娘子军”。已经参加了23个春运的党贵霞去年被查出乳腺癌晚期,经过手术治疗仍体弱多病,春运期间,考虑到工作压力大,车站原本安排其不用参加春运,但她一直坚持带病工作。患上了罕见的雷诺式症的付继红,发起病来双手疼痛难忍,出现伤口无法愈合。为避免感染,她就戴着一次性卫生手套坚持上班,没有休息一天。因为有这些“花儿”扎根于春运的第一线,旅客出行的脚步才更加从容。
背后的英雄——“包子”班组。“平时工作任务繁重,为了保证列车安全接发,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经常到吃饭的时候,不是大米凉了就是面条粘到一块儿。”这些让新乡火车站南运转车间第二大班行车组组长郭峰看在眼里,愁在心上。后来,郭峰想出了蒸包子的主意,不用加热、不用刷碗、最关键的是不耽误干活。“包子”班组中有5人在信号楼工作,信号楼是行车的中枢和神经,也是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中最繁忙最重要的。郭峰是去年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为了自己热爱的行车工作,结婚14年后,他才要孩子。
无论是和煦的春风——乡情服务台还是最美的“花儿”——售票班组;无论是背后的英雄——“包子”班组还是火车站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也很普通。正因为这些不平凡、不普通的事,在波澜壮阔的春运大潮中,涌现出了铁路人的心血和汗水,友情和关爱。正是他们舍着小家,顾着大家,用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温暖着万千春运回家的旅客。他们用着“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行动,不仅温暖着广大旅客一路欢乐行,也随着开往春天的列车,到处传递着爱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