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明的老黄牛精神在千里铁道线上闪光
2012-02-14

张道明的老黄牛精神在千里铁道线上闪光

做好一件事容易,难的是十几年、几十年做好同一件事,而34年做好一件事更加不易。昆明铁路局昆明车辆段唯一的制冷钳工张道明34年坚守一个岗位。从风华正茂的青工,到两鬓斑白的老师傅,张道明已整整经历了34个春运。(据《光明网-《光明日报》》2月13日)
一篇《34年坚守只为旅客那餐饭》新闻故事,被主人翁张道明34年来,用着责任、用着忠诚、用着热情坚守一个岗位的精神所感动,他那种老黄牛的精神在千里铁道线上闪光、发亮,不仅是百万铁路职工的骄傲,也是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还是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记者眼中的制冷钳工张道明,到底是啥印象?他浑身上下油腻腻的,一双粗糙的大手,写满岁月的沧桑,指甲缝里沾满了漆黑的油迹。“洗不掉了,这是34年留下的痕迹!”看见记者盯着自己的手,张道明有些羞涩。从这些细节变化中就可以看出张道明的淳朴、忠厚,像老黄牛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无闻地奉献、无怨无悔。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张道明做人的基本准则。1978年从部队转业到铁路以来,张道明的工作就是负责列车餐车内所有电气、炊具、电冰箱等餐车设备的修理和质量检查工作。在餐车制冷钳工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4年,从来没有挪动过一次岗位。34年的磨练,使他练就了一身快速排除餐车设备故障的绝活。“只要他在,没有处理不了的故障,只要他出手,餐车设备故障就无处藏身。”他的同事都这样称赞他。
为了那份喜爱的职业,他风雨无阻。在每天的工作中,张道明都要到车间地勤值班台上,了解每一趟列车的餐车故障,做好记录,逐一复查修理,34年从未间断。每年春运,张道明还对餐车故障提前预想预控,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餐车设备途中超负荷运转出现故障,他就电话指导车上工作人员处理,确保餐车设备正常运转。“列车趟趟超员,餐车饭菜供应量比平时都大,餐车内设备超负荷运行,难免出现故障,要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张道明告诉记者。今年春运以来,昆明车辆段每天本属客车出库39趟,外属客车13趟,每趟列车的餐车故障都在开车前得到了诊断处理,有效保证了旅客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59岁的张道明谈到自己明年就要退休时,深情地说:“在岗一分钟,就要负责60秒,这是我一辈子对岗位的承诺。”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制冷钳工张道明34年坚守一个岗位,用着责任心,用着过硬的技术,一次次排除了餐车设备故障,心中牵挂的就是只为旅客那餐温暖的饭。一个人工作在看似不起眼的普通岗位上,但只要他能够确立这样一种为民服务意识,在他的心里装着工作,并热爱这个职业,即使他就是再普通,他也会用爱心、用责任投维护着这个平凡工作岗位的形象的使命。昆明铁路局昆明车辆段唯一的制冷钳工张道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责任、用爱心,34年来坚守都是为了广大旅客吃上热口的饭菜。正因有了像张道明那样爱岗敬业的职工,铁路服务工作才如此获得社会上更多的口碑和赞扬。
新闻来源:http://roll.sohu.com/20120213/n334500078.shtml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