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不显峰”彰显铁路建设发展成果
随着返校学生和务工人员纷纷出行,2月10日,武汉铁路局迎来节后第二个客流高峰,当天全局共发送旅客48.5万人,同比增长3%。其中武昌、汉口、武汉三站日发送旅客16.6万人,同比增长7%。武汉局采取加开临客、密集开行武广高铁列车等措施分流了近30%的南下客流,客流呈现出 “高峰不显峰”的景象。(见《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2月12日)
武汉地区是节后南下客流的集散地。从2月8日开始,武汉地区各大院校学生纷纷返校,到达客流和中转客流骤增,去往广州、北京、杭州、福州等方向的客流居高不下。截至11日18时,武昌站当日发送旅客8.1万人,创今年春运新高;武昌、汉口、武汉站日到达旅客分别达到9万、5.1万和2.4万人。
买票更方便,乘车更有序,回一趟家虽然仍不轻松,但诸多人性化措施,让旅客们的“痛苦”指数大大降低。比如:铁路部门推出的电话订票、网络购票、火车票实名制等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轻松购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铁路部门出现“高峰不显峰”的局面?更主要是高铁公交化发挥了巨大的运力作用,其次就是铁路部门增加了5000多列临客在春运的路上,从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旅客出行的需求。比如:武汉站每天52对高铁公交化运行,有效缓解了华中地区节后的运输压力。同时,这个局采取增开临客、动车组列车重联和密集开行等措施疏运旅客,并在较大车站投入25台互联网售票自动取票机方便旅客取票。当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经济状况好转,部分订不到火车票旅客选择长途包车或者涌向机场,由此缓解了铁路出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