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女人有着辛劳也收获着甘甜
在中国火车票“一票难求”的背景下,那些掌握着“票权”的售票员显得尤为神秘。她们着统一的服装,常年端坐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票房内,一层玻璃之外,是为出行犯愁、排队的旅客。28岁的朱晓芳是中国火车售票员中的一位“80后”,自2006年进入郑州铁路局下属的新乡火车站,至今已从事此工作6年多。(见《中国新闻网》2月8日)
曾经“一票难求”的状况下,要是要个朋友、或亲戚在火车票售票房当售票员,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俗话说的好,近水楼台先得月,火车票卖给谁都是卖,何况卖给自己的朋友、亲戚,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事情并不是我们所推想的那样。还是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其中的详情。
“我们并不像旅客们想的那样光鲜。”在新乡火车站当售票员朱晓芳看来,售票员是个特别累的岗位。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每次下班时都累得腿脚发麻、胳膊酸疼,“只是因为工作要求,面对每名旅客都要保持微笑。”据新乡火车站的统计,朱晓芳和她的同事们每天要敲击键盘上万次,每天售票最高达1000多张,一天下来与旅客说话上万句。春运期间,每位售票员每天至少要重复“您好,请问去哪里”的问候语1300遍。
难道真的像朱晓芳所言,售票员是那么地辛苦?为此,记者专门探访,体会到其中的辛劳。2月7日,记者进入朱晓芳所在的火车票“大卖场”内看到,一台略显发旧的电脑、一台售票机、一台验钞机加一些零钱,还有一个老式算盘,是她的全部“家当”。“请问您要买到哪里的车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朱晓芳完成了信息查询、与旅客对话、打票、收款、找钱等数个环节,最终帮助一位去往北京的旅客买到车票。但朱晓芳说,刚开始业务还不熟练时,售一张票需要几分钟,特别是旅客越催越忙乱,常常遭遇“你能不能快点”等之类的责备声。目前,朱晓芳负责电话、网络订票的窗口,这也是中国铁道部推出的购票新举措。她说,车票现在透明度非常高,尤其是电话和网络订票,在这里没有人情票、特权票,所有票都在官网上公布,“从了解的情况看,旅客们还是比较认可的。”
一个在玻璃里面售票、一个在玻璃外面买票,那么售票员和乘客之间到底关系怎样融洽?“我们和旅客就隔了一层玻璃,出了票房,大家都是一样的。”售票值班员宋慧琴认为,旅客们之所以有质疑或者不理解,就在于当前铁路运能小于运量状态。实际上,旅客在票房外看到的信息和票房内无异,铁路部门有着严格的规定,售票员都不能违规卖票。新乡火车站车票“大卖场”,由43名清一色的“娘子军”组成。恰逢春运,又加之售票窗口24小时敞开,这些女将们从早8时上班,到晚18时下班,晚班则从18时到次日8时。为了赶时间,她们就连吃饭也自我限定在10分钟以内,美其名曰:“快餐”。
但宋慧琴却认为,“我们是最浪漫的一群女人。”她解释说,售票员一般是提前到岗,下班后还要办理结账,算下来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往往是起早贪黑,上下班“有星星、月亮相伴,难道不浪漫吗?”。她表示,以最快的速度售票,减少旅客排队的时间,这是一种责任。每次看到旅客买到车票后的欣喜和快乐,自己也感觉很幸福。
是的,最“浪漫”的女人有着辛劳,也收获着甘甜。她们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责任,用着暖人心的话语、用着过硬的售票技术,为广大旅客快速购买到火车票提供了人文的关爱,最“浪漫”的女人是铁骨也有柔情,你们的辛劳为广大旅客送来了幸福和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