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海霞对铁路工人采访的感动
春运,列车卧铺一票难求。看上去洁白干净的卧具用品,是否真的“表里如一”呢?1月27日,央视主持人海霞来到郑州铁路局客运段洗涤车间亲自体验,揭开了洗涤女工“备战”列车卧具用品的全过程。
央视主持人海霞2007年12月起获得了“金话筒电视播音作品奖”,并主持《新闻联播》,2008年1月25日,她当选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许多人认为“海霞”是她的艺名,海霞姓海,叫海霞。出生在郑州的一个回族家庭,从小就多才多艺。央视主持人海霞到铁路工人中间采访,铁路工人那种敬业、奉献精神也感染了海霞的心灵,被铁路工人所付出的辛劳所感动。还是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铁路工人的工作是如何感动海霞的?
1月27日上午,海霞到达郑州铁路局客运段洗涤车间,麻利地换上了蓝色的工作服,成了漂亮的洗涤女工。分拣女工戴着手套、口罩,熟练地抖动着手腕,旅客在卧具上留下的“纪念品”——瓜子皮、果皮、纸屑等纷纷掉落,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冬天还好些,夏天分拣卧具,啥味道都有……”分拣女工告诉海霞, 口罩和手套是她们工作时必备的防护措施。
洗涤工作对于铁路工作人员来说,不仅工作劳动强度大,而且任务重,还比较脏。因此,卧具上的遗留物品抖落之后,会按照被罩、床单、枕套、枕巾以及污染程度,分拣在不同的推车中,那些被用来擦皮鞋的枕巾、泼溅上食物汤汁的床单、粘上口香糖的被罩,都被单独拎出来给予重点“照顾”。 列车卧具是一客一换,洗涤车间的工作时间和列车运行时间相当,工作人员告诉海霞,平均每天都有6万~7万件卧具在这里周转,劳动强度相当大。经过分拣后的卧具,被运送到洗涤区,12台一字排开忙碌的工业洗衣机,张开“大嘴”,将200多件洗涤物一次性轻松吞入腹中。
车间主任刘睿介绍,这里洗涤的卧具,除了按照正常配方调制的氯漂、彩漂强力去污外,最后必须经过消毒液的二次清漂才能真正地“出锅”进入瞬间高温熨烫环节。头顶是150摄氏度以上的蒸汽管道、脚下是200摄氏度的蒸汽排气管路,高温熨烫机前,两个洗涤工密切配合,一甩、一抻、一送,本来潮湿皱褶的被单从入口到出口只需10秒就变得干燥平展了。 高温熨烫之后,就是折叠。在体验折叠被罩的过程中,海霞亲身体会到了洗涤工工作的劳累。采访和体验生活结束之际,海霞代表央视记者向洗涤车间的职工们赠送了护手霜和保温饭盒,并希望职工们提一个新年愿望。
去污工也借用海霞名人效应说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去污工李巍巍朴实地说:“其实除了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旅客珍爱我们的卧具,珍惜我们的劳动,千万不要用我们的卧具擦皮鞋或者当抹布。” 针对洗涤女工的体验,海霞也深受感动。因此,在洗涤车间的巡视本上,海霞这样写道:感谢卧具洗涤车间工人师傅们,你们的青春和洁白的床单一起闪光!你们的笑脸会留在旅客的心上!
通过央视主持人海霞对洗涤女工的体验,海霞已经感受到了铁路人的艰辛和不易,铁路人为旅客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广大旅客在出行的路上有着更多甜美的微笑,即使辛苦也甘甜。为了确保春运安全,为了上亿人口大迁徙安全出行,有着无数铁路人坚守在平凡而又重要的春运路上,他们用着激情、用着责任、用着对社会的爱,确保广大旅客温暖出行。他们的付出正像海霞所感叹的那样:你们的青春和洁白的床单一起闪光!你们的笑脸会留在旅客的心上!
新闻来源:http://www.ha.xinhuanet.com/zrzh/2012-01/30/content_24609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