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了50年的春运中国铁路发生格局变化
2012-01-25

挤了50年的春运中国铁路发生格局变化
 
从20世纪50年代初不多的人流开始,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经济发展加速,随着收入的增加,中国的旅游者逐年增加,从2000年春运时又有了“黄金周”的旅游客流汇入。更关键是上亿中国农民工为实现淘金的梦想,进入到北方、进入到南方,进入到沿海城市,一边是为城市经济建设做贡献,一边是不断地增加个人收入。特别是春节回家过年,导致了人们回家乘坐的交通工具紧张起来,从而出现购票难、乘车难、回家难的痛苦和辛酸。
著名的时评人曹林先生认为:不管翻越千山万水,不管经历多少劳累,我们都要回家,我们需要家,家更需要我们。杨澜在微博上的一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她说: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是漂泊的心灵寻找接纳与慰藉的旅程,恰似全民的一次心理治疗。那些买不到票或中途受阻却一步步移向家乡的人,真是感天动地。确实,平凡的回家虽然宛如平常一首歌,但正因为平常,人同此心,那种共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是的,再难的旅途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探亲流、学生流、民工流、旅游流这四股巨大的人流,每年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从当初春运的人口流动几亿人次、10多亿人次、20多亿人次,到如今的30多亿人次汇成的极为巨大的人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涌动,蔚为大观,中国独特、世界仅见。
还是让我们一起去回顾春运我们“挤了”50年那些令人辛酸和楚痛的事情。
从1954年,铁道部首次明确春运为春节前后一个月,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昼夜值班。当时日均客流为73万人次,高峰客流90万人次。在将近50年之后的2012年,为期40天的春运即将到达运力最高峰,此间将有31.58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创历史新高。世界之最。
1976年,铁道部通知中,第一次出现“春节旅客运输工作”的提法。这是现在意义上的“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此前《人民日报》也几次出现过“春运”两字,但不是指大规模的春节客运。新华社的数据库里,电头为1980年12月18日的新华社电讯稿第一次用了“春运”的字样。
由于铁路是大众化出行工具,价格便宜、空间大、安全、外加优质服务,从而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1989年,伴随著民工潮的迭起,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徒不断轮回。
由于铁路运力紧张,从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也造成了购票人、乘车人秩序混乱的现象。2003年,深圳预售春运火车票第一天出现爆棚,现场有几十双被挤掉的皮鞋,还有一条“腿”丢在地 上;2004年春运,国家有关部门在春运中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这一全新的变化彰显出春运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一怪:由于车厢已经严重超员,急于回家的乘客不得不把车窗当作车门开,爬窗而进,从而造成厕所里站满了乘客,让更多乘客上厕所的困难,不得不有乘客购买尿不湿、甚至有乘客把屎尿拉在裤子里的现象。
由于乘客为了回家,在火车没有提速、高铁没有开通的情况下。全国火车站、尤其是广州等南方城市到处是拥挤一片,最为明显。在我们的媒体上有着这样的镜头:2006年1月,广州一个男子在回家的人潮中用手臂呵护着两个妇女和她们背后的孩子,而孩子们早已 经被挤哭了。2008年1月31日,广州火车站及其附近周边地区再次涌入旅客约20万,晚11时许,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视察广州火车站时说,为确保旅客安全,广州火车站春运总指挥部将把广州火车站及其周边等大流花区域实施交通管制,暂时禁止包括持有火车票的旅客在内的人员进入该区域。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罕见冻灾,交通遇阻。1月31日,广州部分列车恢复运行,大批乘客聚集在火车站广场外准备进站。一乘客晕倒在人群中,乘客把其抬高救出。2012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那张船票太遥远,重要的是如何搞定春节回家的票。
回家是温暖的,回家是美丽的。在外打工的子女,为了回家过年,也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想办法也要回家过年。2008年1月11日,从珠三角返乡的“摩托大军”途经广东封开县一个春运服务点。2008年1月26日,乘客冒雪来到巢湖汽车站等车。1月26日,安徽省巢湖市出现暴雪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不便,道路交通受到影响。巢湖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雪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2011年1月19日,骑着摩托返乡的春运大军冒着大雪返乡。他们身穿厚实的棉衣外加雨衣,头戴防风头盔,腿捆绑腿、护膝,冒着雨雪长途跋涉骑车回江西老家,成为春运交通线上一道特殊的风景。风雪挡不住回家的路,从此不用受买票难挤火车的苦。骑着摩托返乡,够爷们儿。
其实,挤了50年的春运中国铁路发生格局变化,让春运不在拥挤、让春运有温情、让春运有笑声而看到未来发展和希望。比如:铁路部门一方面大力发展高铁建设,一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铁路服务工作率先迈出了服务号人民、服务好社会、服务好经济的一大步。首先在铁路建设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祖国的万里铁道线上,一条条电气化高铁、动车等复线开通运行,安全、方便、快捷的运行方式,使城市与城市距离越来越近了,也极大地增加了铁路运力,铁路网络化交通运行方式,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更多的方便,特别是公交化高铁、动车组运行方式,乘客随到随走,极大地缓解了铁路交通的压力,让更多的乘客出行拥挤的现象越来越少,让乘客出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有尊严。
在铁路服务方面,电话订票、网络购票、火车票实名制等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举措,足不出户在家里,就可以轻松购买到火车票,彻底地告别了往日排长队、熬夜也买不到火车票的尴尬局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办事的效益,也是服务与时俱进的最大便利。特别是火车票实名制更多让火车票公开、透明,重重地打击了黄牛党的七寸,让黄牛党在火车票这个市场已经无生存的空间了。
总之,挤了50年的春运,中国铁路发生格局变化,让春运变得有温馨和柔情。铁路部门不仅在改进和完善服务,也在不断地增加铁路运力,加快铁路建设的步伐,让更多的乘客乘坐火车回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铁路、公路、民航、水运,以及举全社会、全国之力,解决好春运并不难。在今后未来春运的日子里,人们出行会变得轻松、尊严、安全、快捷、幸福、和谐出行,到处是欢声、笑声、歌声响彻在中国的大地上。


新闻来源:http://news.timedg.com/2012-01/19/content_8240107_30.htm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