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车票背后的奉献和关爱
银川、成都、南阳、蚌埠……火车站里的南腔北调,是铁路春运归乡大潮的变奏曲。大包小包,挈妇将雏,带着不同的辛劳,怀着同样的期待,踏上回家的路。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就是回家;回家才是过年。于是,这也造就了“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现象。自“春运”诞生的那一天起,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人口“大迁徙”景象就没有间断过,年复一年地演绎,且有一年比一年“壮观”的趋势。寒风冻雨无法阻挡国人归途的脚步,数以千万计的“回家人”,是亲情、民情、国情的大汇融,更是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民情、民意、民心的大考。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8日之后40天里,中国将累计有31.58亿人次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行。这是中国春运出行人数首次突破30亿人次,春运形势不容乐观,组织难度超过以往。
然而,面对短时间内上亿一次人口大迁移,为了让更多的旅客乘坐火车回家过年,在全国各地担负着铁路运输任务的上百万干部职工,用着责任,用着真心行动,日夜坚守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用一双手带来的温暖,一张车票背后的各种关爱,让我们随着记者走基层这个采访是镜头,去了解一下春运期间那感人的一幕幕。
首先走进昆明火车站售票车间,看看售票员的工作辛酸和工作的不平凡。面对跳动的电脑显示屏,同样的话重复数千次,同样的动作重复上万遍……“90后”姑娘王慧姝第一次参加春运工作。她所在的7号售票口主要办理学生购票,也可以办理互联网购票、电话订票的取票工作。乘客排了长长的一队。不管什么情况,王慧姝的声音都一样温柔。从询问、核对学生证、熟练地敲出车次、出票、找钱、递票,记者为王慧姝计了下时间,45.5秒。昆明火车站售票员实行19小时倒班制,白班8时上班,23时30分下班,次日5时上班,8时30分下班。也就是说,她们上一个班,要在屋里坐19个小时。每个售票员都必须熟记常用的车次、时间,另外还要记住昆明站每天始发的42对列车的发车时刻、到站、中转站的票价。春运期间,昆明站60个售票窗口全部开放。160名售票员三班倒,忙起来的时候,连上厕所都要一路小跑,也只有趁这个间隙她们才能抿一小口水。所以,当我们排队,购买到一张回家火车票到时候,应该想到售票员是如此地辛劳。
正如昆明火车站值班站长汤湘红所言,广大旅客能够平安地回家,跟家人进行团聚,还有很多重点旅客在我们的帮助下,高高兴兴踏上车,跟我们说非常感谢你们,我们就是最大的满足了。是啊,在春运里的40天中,昆明火车站的160名售票员,三班倒、白班、夜班,周而复始。一天喝几次水,讲上万句话,出上千张票,过手票款几万元。正是这样一群人,为返乡的春运大军送上了最踏实的回程票。
上亿乘客回家过年,想想上亿火车票到来旅客的手中这一过程,数字虽然枯燥,但枯燥数字的背后凝结着铁路人对广大乘客的深深关爱,从而让更多的乘客能够乘坐火车安全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