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感染者家庭的“重生”
2012-01-16

  一个感染者家庭的“重生”

  2012年01月16日          来源:中新社

  8岁的茹仙古丽微笑着欢迎围坐在一起的客人,来到阿依努尔的身边,俯在她耳旁悄声说:“妈妈,我们该喝药了。”
  
  从卧室到客厅有约5米,而这距离对于患上因遗传艾滋病而衍生出脑瘫的茹仙古丽来说并不短。她沿着墙壁步履蹒跚地走着,扶墙的手分担了双腿所承受的压力,不过,她还是摔倒了,接着又不服气地从地毯上站了起来。
  
  茹仙古丽一家3口在每天9点半时必须喝药以遏制病情,目前他们服用的是政府从2006年起免费提供的一类抗艾药物,只要停药一到两次,病情便会加重,一类药物随即也就失去功效,只能服用价格高昂的二类药物。停药的后果这家人无力承担。
  
  “有客人在时,茹仙古丽总是会这样提醒我。喝了几年的药,我的记忆力也开始下降,有时喝完药几分钟后就忘了,女儿还会淘气的笑我说:‘妈妈,我们刚才已经喝过了'.”女主人阿依努尔对中新社记者说。
  
  得知有客人造访,这位29岁的维吾尔族女主人特地提前准备了馕饼、花生、清茶和苹果整齐摆放在客厅的餐桌上。他们的廉租房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新疆伊犁州伊宁市,这里是艾滋病高发区。
  
  即便如此,阿依努尔之前从未想过“恐怖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她回忆说,2004年2月的一天,日渐消瘦的丈夫外出检查身体,“那天晚饭时,我开门看到他已发白的脸……”。丈夫因针剂注射感染上艾滋病毒,那时,阿依努尔22岁,茹仙古丽刚满7个月。
  
  此后数月,“我们不敢出门,不敢去亲戚家,怕传染给他们,没去医院,怕别人知道”。阿依努尔说。丈夫把工作辞了,家里断了收入。不久后,丈夫便离世了,他希望阿依努尔坚强地活下去。
  
  是“生活所迫”让阿依努尔最初接触红十字会的防艾宣传。防艾宣传是当地重点推进的活动,伊宁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进行防艾培训,并组织集中的宣传活动和培训,参加培训即会有交通、误餐补助,虽然微薄却正是阿依努尔所急需的。
  
  在参加完几次红十字防艾培训班,对艾滋病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我不那么害怕了,不担心自己坐过的椅子都会传染别人,也不会拼命逃避”,阿依努尔开始向往“重生”,并成为了一名防艾宣传志愿者。
  
  她现在每天忙碌于各个社区进行入户宣讲、发放宣传册、组织座谈会、培训班,找她帮忙和咨询的人也多了。这项被女儿称为“国家干部”的职业也使她有了成就感。
  
  也是在做防艾宣传的过程中,阿依努尔遇到了同是艾滋病感染者的红十字志愿者艾力,她的耐心帮助使在外人眼里“脾气暴躁且好勇斗狠”的艾力变得温和,还戒了烟酒。他们在2010年12月1日,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那天喜结连理,伊宁市长还赶到现场参加了婚礼。
  
  “艾力像亲生父亲一样爱茹仙古丽,想尽办法医治女儿的脑瘫。”阿依努尔形容现在的生活“骄傲、幸福”。
  
  而今,阿依努尔的愿望是自己能够创业,开一家服装店,她开玩笑说:“这样不仅能挣钱,自己也还能有更多漂亮衣服穿。”
  
  实际上,创业的初衷还在于茹仙古丽,阿依努尔想为生病的女儿留下一笔钱,她说,女儿已经渐渐长大,有时她会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们天天都要喝药?”艾力这几次带女儿去省城看病,都吃了闭门羹,医院说,女儿的病,治不了。
  
  阿依努尔已吞咽下艾滋病带来的恐惧和悲伤,而说到此时,眼泪还是掉了下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