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出行铁路服务举措越来越多
今年春运,首次全面推行实名制和网络订票,同时还在服务上推出了一些新举措,从元月1日开始铁路部门不仅为残疾人预留专用票额,还在旅客列车上设置残疾人旅客专用坐席。在四川打工因伤致残的滕州女子没买到座票,在乘坐成都至青岛的K207次列车时,却在重点旅客坐席上一路坐回山东老家。9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由青岛站发出的97趟旅客列车都为残疾人设置了专用坐席和重点旅客坐席,让老弱病孕残旅客一路平安“坐”回家。(见《青岛早报》1月10日)
关爱残疾人乘坐火车出行,铁路部门已经采取了许多人性化的举措,而且越来越贴近了。比如:为保证残疾人上车后有座位,从1月1日起,铁路部门每趟普通旅客列车都将预留7-9张残疾人旅客专用票,其中硬卧下铺根据每列列车编组多少的不同,预留2-4张,普通硬座和动车组二等票均预留5张。为做好特殊旅客运输服务,在每趟旅客列车预留一定数量的残疾人旅客专用票。对残疾人车厢和座位设置的位置也有所要求,一般都要在车厢的中部,以9号车厢居多。因为9号车厢距离餐车较近,座位的设置也要靠近卫生间和打水间。
其实,在全国许多火车站、列车上关爱残疾人,已经开始无障碍出行。比如:预留残疾人专用车票、设置专门的残疾人专用席、火车站站台“长高”14cm、残疾人专用售票窗口变矮30cm,还有些新火车站根据无障碍设施的要求,配套安装了专用升降电梯、无障碍通道、平台、洗手间(厕所)、席位等,配置了轮椅、担架等方便残疾人、孕妇使用的相关生活设施,关键是残疾人旅客有,在乘车过程中,有着铁路工作人员细心照顾,关爱残疾人越来越人性化,彰显了铁路部门对残疾人细节服务中有大爱。
正因为铁路部门越来越关爱残疾人乘车出行,才使在四川打工因伤致残的滕州女子没买到座票,在乘车过程中,被安置到为残疾人设置了专用坐席和重点旅客坐席上,还有铁路人服务热情。我想,有着更多残疾人在乘车回家的路上有着更多的幸福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