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夫妇遗愿捐300万房产助学
2012-01-09

  上海夫妇遗愿捐300万房产助学

2012-01-09          来源:钱江晚报

  上海夫妇遗愿 捐300万房产助学
  
  捐赠手续办了整整一年
  
  善款将在云南建两所爱心小学
  
  “不管谁先离开人世,另一位就要负责把他们所有的财富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是96岁老人李清泉和汤梅君生前的约定。7年前,汤梅君先走一步,李清泉兑现对爱人承诺,立下遗嘱,捐出上海徐家汇地区价值300万元左右的房子。一年前,李清泉也离开人世。经过一年千回百转,两位老人的心愿终于达成。
  
  7日,在“2012年蓝天下的至爱”全天大放送活动中,李清泉的外甥替两位老人把象征着房屋产权的金钥匙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
  
  共同约定:
  
  全部财产捐西南贫困孩子
  
  广元西路629号一套面积101平方米的房子,李清泉老人在这里住了8年。自从主人去世后,这里变得很安静,也不再宁静。
  
  “老人没有子女,生前从来没有和我们提过捐房。舅舅去世前一刻,嘱咐我一定要执行他的遗嘱。”在上海,顾慰源是老人最亲的亲人。昨天,他替舅舅递交了金钥匙,心情也是久久难以平静,“舅舅的生活并不宽裕。四十多年前从南京大学退休后长期拿着每个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老人很勤俭,不买新衣服,一直穿着以前的衣服。”
  
  然而,李清泉喜欢孩子,退休前他一直是南京大学的老师,教法文。妻子汤梅君是南洋模范中学的老师。从事教育工作一辈子,对于孩子,夫妇俩都有解不开的情缘。
  
  直到李清泉去世后,这份爱的遗嘱才被揭晓:“我和妻子汤梅君一向有资助贫困子女就学的愿望,因此在我去世后,除拿出一万元酬谢外甥顾慰源丧事之劳外,其余全部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全部捐赠西南地区,作为该地区贫困孩子的教育费用。”
  
  遗嘱的日期是2006年9月,是汤梅君过世后的第二年。“我想这是舅舅、舅妈共同的心愿和约定吧。”顾慰源决定要让这份爱心好好延续。
  
  好事多磨:
  
  捐房手续办了整一年
  
  捐房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易。2010年年底,顾慰源开始为捐房奔波。可是他辗转了多家机构,很多机构并不愿意接收。顾慰源说:“几家机构从来没有碰到过捐房的情况,况且捐房的老人已经过世了,害怕会产生纠纷。”于是,顾慰源找到了徐汇区民政局,又辗转找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分会。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愿意帮助执行遗嘱,但需要走多个程序。首先,要鉴定这份爱心遗嘱是老人本人所立。其次,虽然老人没有子女,但是李清泉老人有两个在世的弟弟、妹妹,也要得到他们的认可。最后,还要核实老人的多种个人信息。
  
  “没想到每步手续都遇到了困难。”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的工作人员陈晨告诉记者,为了找老人的个人资料就辗转了多个部门。而老人的弟弟、妹妹都不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香港,来回书面确认也花了很长时间。
  
  经过多方努力,去年12月公证手续终于完成。捐房的爱心手续整整办了一年。
  
  过程透明:
  
  每个手续每个新情况都汇报
  
  7日,李清泉老人遗嘱执行人顾慰源将象征着房屋产权的金钥匙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徐汇区分会随后将进行房产交易,并将交易后所得善款用于实现老人遗愿。“整个捐房过程完全透明,每个手续、每一步最新情况都会及时向顾慰源汇报。”陈晨透露,目前正在考虑变现的方式。
  
  房子变现后,工作人员将和顾慰源一起到云南建两所爱心小学,以李清泉和汤梅君的名字命名。其余的钱将作为奖学金,长期资助爱心小学里的孩子读书。据新闻晨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