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农民工回家难我们该怎么去帮助?(二)
评论员王宁在《网络售票,我看行》的文章中谈到自己的观点:看了农民工的呼声,我深深地为农民工兄弟感到同情。但我更加感受到了网络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十五年前,当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时候,很多有识的中国人就为此忧心忡忡,生怕中国在新一轮的信息竞争中被淘汰。十五年后,有识者的忧虑不幸成为了现实。“如果不懂得使用网络,你就将被社会淘汰。”今天,当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很多人离开网络根本无法生存的时候,我们见到了落后于时代大潮的一群人。他们没有机会使用电脑,不懂得上网。当然,他们也不懂得如何通过网络来购票。网络购票,我们的民航早就已经实施了不知道多久了。倒也没有谁提到农民工与网络购票的矛盾,反正飞机票贵,农民工也买不起,而那些能买得起飞机票的,也基本都会网络购票,这样民航就省事了。
评论员周运华在《农民工“买票难”根源到底在哪里?》的评论文章中,对《新京报》刊登了一篇社论《农民工“买票难”根源不在网络》的文章进行了延伸展开评论,要缓解农民工心中的痛,不仅是铁路部门的责任,企业、社会都应给予更多的体恤和关怀,让他们能感到社会的公平和温情。此前,笔者写个多篇相关评论文章,和许多网友意见基本上一致,解决农民工买票难、回家难、乘车难,并不是铁路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需要举社会之力、举全国之力,齐心协力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工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