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照顾残障儿子31年
2011-11-28

慈父照顾残障儿子31年

  2011年11月28日    来源:长沙晚报

又喊又哄,喂完儿子一顿饭,让谢湘芝劳神费力不少。徐欢 周和平 摄影报道

  又喊又哄,喂完儿子一顿饭,让谢湘芝劳神费力不少。

  “啊……”“口张开一点!”昨日中午,在建湘新村一昏暗的房子里,父亲谢湘芝又喊又哄,给残障儿谢宁费力地喂起饭来,这样的“家务”每天三次,每次至少要持续近一小时。因病从小致残的谢宁从未缺失家庭的温暖。在妻子的配合下,谢湘芝照顾儿子31年。本期街坊故事会,讲述谢湘芝如何照顾好残障儿子的故事。
  
  儿子病残每晚得搂着睡
  
  “儿子10个月大时,生病发烧,在医院持续高烧了42天,这之后就不会说话了,形成了重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提起往事,年已花甲的谢湘芝长嘘了一口气。
  
  谢宁的病,从此让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为治病,谢湘芝夫妻走南闯北到处求医。从早晨起床穿衣服、洗脸漱口、喂饭、搀扶散步,到晚上洗澡、睡觉,随着谢宁一天天的长大,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谢湘芝夫妇照顾儿子的事越来越繁重,越来越费力。
  
  不仅如此,谢宁因大小便失禁还会随时拉屎拉尿,一天到晚,拖地、洗衣服,成了没完没了的家务活;晚上睡觉,谢宁从来不盖被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是我搂着睡,否则被子就会被踢掉。只有在夏天,不用盖被子时,我才会稍微安心地睡下觉。”过去31年,谢湘芝承担着这一让儿子睡好觉的重任。
  
  天天携儿散步6小时
  
  尽管儿子残障失去了治疗的机会,谢湘芝却从来没有放弃让其康复的念头,除了雨雪天,每天的散步是雷打不动的“功课”。谢湘芝希望通过散步,让谢宁增强体质,也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
  
  “东边最远的走到了月湖公园,西边到了河西的金星大道,南边到南湖路附近,北边到了捞刀河一带。吃了中饭后出去,慢慢地走,要走到晚上才回来,至少有6个小时。”谢湘芝说,路上,谢宁走路不稳不能单独行走,总是要他搀扶着。
  
  爱心日记记下社会关爱
  
  谢湘芝夫妇精心照顾残障儿,一路走来,也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爱。“有时,出去散步走在马路上,有的好心人问长问短。”遇到这些情况,谢湘芝心里都难以平静。
  
  “为记录这些给予帮助的好心人,从2008年开始,就用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遇到的好心人和好事记下来,一直到现在。”谢湘芝从家里的柜子找出一本简单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了不少自己经历的爱心人和事。
  
  “我尽量将这些爱心人和事写得详细一点,虽然无法报答,至少记录下来了!”谢湘芝充满感激之情。目前,他们一家靠着微薄的退休工资过日子。
  
  随着两老年事渐高,谢湘芝夫妇也开始为儿子的将来担忧了。“不过我们在世一天,就会照顾好他一天!”言语中,谢湘芝夫妇充满了无奈。您有什么可以帮助这个特殊家庭的吗,如果可以,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333。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