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老师”捡废品救重病儿子
2011-11-18

  “全才老师”捡废品救重病儿子

  2011年11月18日     来源:新京报

昨日中午,王录勤和儿子在小屋内吃面条。为了救治患重病的儿子,王录勤一边在打工子弟学校教书,一边捡废品。本报记者 李强 摄

  昨日中午,王录勤和儿子在小屋内吃面条。为了救治患重病的儿子,王录勤一边在打工子弟学校教书,一边捡废品。

  “这个冬天一定得买煤取暖,不然孩子熬不住。”王录勤望着正在煮面的儿子说。49岁的王录勤在崔各庄红旗打工子弟学校任教,被师生们誉为“全才老师”,既教数学又教音乐和兴趣班。2005年,王录勤的儿子王欢肝病恶化,他放弃老家的工作,带儿子来到北京,他一边教书一边带儿子治病。
  
  为照料儿子,租住校外8平方米板屋
  
  父子的家在打工子弟学校门口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屋里摆着两张床。此外,一台旧电视,一张切菜板就是一家的全部,转身都不方便。王录勤说,板屋漏风漏雨,一个月房租也要250块钱,但能在课间回来照顾儿子,学校午休时可以给儿子做饭,“如果住得远,他突然发病,我赶不回来。”
  
  王录勤在屋外搭了个小灶台做饭,每天早上六点,王录勤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和一团面摆在案台上,然后去上课。中午下课回来给儿子煮面条吃。
  
  中午快下课时,儿子王欢会在炉子上烧好一锅水,等着爸爸回来。面条煮好后,一点盐、一勺醋、一勺辣椒油、配上几片白菜,就是一顿饭。父亲上课时,王欢只能一个人待着,或捡点废品,和跑来的流浪狗作伴。
  
  父子捡来废品分类使用或卖钱
  
  王欢每天吃9顿药,共30多片,王录勤每月1550元工资,但儿子每月1000余元的医药费让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
  
  他家小屋的旁边是一个村民倒垃圾的地方,“挺好,孩子可以捡一些垃圾补贴生活,还能活动身体。”屋里堆着儿子捡来的废品,每隔几天,王录勤就把废品分类,碎木材烧火用,木板能卖上一斤一角钱,破铜烂铁回收价更高。
  
  王录勤的妻子在大兴当保洁员,每月休息一天来看爷俩,王录勤则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一周五天都上课,周末去附近收废品或打零工。可即使夫妇忙成这样,儿子的病仍让他们入不敷出,“去医院挂个号三百块钱。”王录勤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给儿子治病的机会,北京各大医院都去过。
  
  “全才老师”教数学又兼兴趣班
  
  红旗学校校长说,王录勤是少有的全才老师,除了教初一数学,还负责全校15个班的音乐课。电子琴、二胡、横笛、板胡、口琴样样都会,王录勤的音乐课非常受学生欢迎。
  
  学校的孩子因家庭条件差,没有机会学音乐等,王录勤就尽量把自己的音乐知识教给学生,一个学生跟他学横笛,另一个学生嗓子好被他发现,跟他学声乐,这些都是免费的。
  
  入冬后,王录勤愁起取暖问题,用电太贵。以往的冬天他都是在铁桶里烧木材,但现在儿子身体越来越差,“无论如何也得买煤。”王录勤算了一下,一块蜂窝煤1元2角,每天最少5块,按100天算,最少也要600块钱,“这么多钱买煤很心疼,儿子说用电褥子凑合,我更心疼。”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