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为救落水儿童遇难
2011-11-15

  七旬老人为救落水儿童遇难

2011-11-15     来源:大江网

  黄超指着出事地点的漩涡,心情沉重。

  A 黄超:胡爷爷推我上岸,自己却沉入河底
  
  黄超家住贵溪市罗河镇贵碧村委会黄家村小组,今年9岁。他有一个好伙伴,就是家住罗河镇排上村委会胡家村小组12岁的胡俊峰,两人的住处只隔着罗塘河,又同在罗河镇明德小学读书。
  
  黄超回忆说,8月22日那天还在放暑假,罗塘河除水坝下游有漩涡外,水流不算急。那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找胡俊峰玩耍。5时许,两人邀上8岁的胡悦,决定一起到村子附近一条水渠里游泳。可水渠当时正在清淤,于是他们翻过水渠边的河堤,决定到罗塘河里过把游泳瘾。
  
  三人一起到罗塘河下水游泳时,他们看见胡俊峰的爷爷胡生贵跛着脚跟踪而来。起初,黄超和胡悦因为不会游泳,只好在浅水区看着胡俊峰游过深水区到对岸。游了一会儿,胡俊峰觉得一个人游泳不好玩,便游回来,带着黄超和胡悦一起到上游水坝玩耍。
  
  就在往水坝走去的时候,他以为前面是浅水区,谁知一脚踩下去却发现水很深,黄超的身子整个倒在水里,直冲向下游的漩涡。在头露出水面的瞬间,他连喊了两声“救命——”很快,他看到胡俊峰快速游过来推他,但根本推不动。这时,胡生贵爷爷穿着衣服跳下河,很快划到他的身边,从背部把他推出漩涡,和胡俊峰一起把他推上岸。等他稍为回过神来,并看见胡俊峰伸手想把爷爷拽上来时,胡爷爷没有拉住胡俊峰的手,只是吃力地挣扎了一下,整个身子沉入漩涡。
  
  B 党支部书记:失去他就失去一个好帮手
  
  汪建军是罗河镇排上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他对记者说,当三个孩子哭喊着回村找人求救后,全村几十个水性好的强劳力赶赴罗塘河搜救。然而,当大伙从漩涡里把老人打捞上岸后,老人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汪建军说,人一旦离去,才想起他的珍贵和可惜。在胡生贵为救落水儿童牺牲后,他很长时间心里都空落落的。失去了胡生贵,他就失去一个好帮手。
  
  据汪建军介绍,胡生贵从教40年,1999年退休回到胡家村后,就成为村里最德高望重的人,不管是修桥补路,还是调解纠纷,当地人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胡生贵老师。2008年,村庄里要搞新农村建设,必须拆除17栋空闲房,胡生贵家的200平方米旧房也列其中。得知这种情况后,胡生贵没有得一分钱补偿,也没有拿一分钱工资,第一个站出来,把空闲房拆毁,为村庄新农村建设带了一个好头。当年,胡家村小组的新农村建设被评上鹰潭市的先进。
  
  C 老伴:心系学子,女儿出生三天才知当父亲
  
  胡生贵为救黄超献身后,少数人怀疑他是为救孙子胡俊峰而遇难。对于这种说法,黄超予以反对,他认为,没有胡爷爷,他就不可能活着。
  
  汪能寿既是胡生贵的学生,又是胡生贵的同事、校长。汪能寿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末,他家十分贫寒,父母亲一次又一次要他辍学回家。但每个学期开学,胡生贵老师都要到他家家访,做他父母亲的思想工作,还掏腰包给他买铅笔、作业本。汪能寿认为,胡生贵老师做了一辈子平凡事,但他先想到的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胡生贵的老伴张明兰至今没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她清楚地记得,在她第一次怀孕时,妊娠反应强烈,她希望丈夫能在家陪上几天。然而,胡生贵没有答应,而是在她埋怨的目光中向学校走去。当她快要生产时,期盼丈夫能守在身边,但胡生贵心里装的还是班上40多名学生。结果,在大女儿出生3天后的周六,胡生贵回家才知道已当了父亲。
  
  D 鹰潭官员:英雄壮举并非一时的冲动
  
  胡生贵英勇献身后,在罗河镇、贵溪市乃至鹰潭市范围内,都引起强烈关注,很多部门召开座谈会,领会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有中小学都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他平凡而奉献的一生。与此同时,贵溪市、鹰潭市的综治部门也展开对胡生贵一生事迹的调查。鹰潭市综治委于10月20日发布红头文件,追授胡生贵同志鹰潭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10月25日,鹰潭市政府以鹰府发[2011]30号文件,作出开展向胡生贵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11月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鹰潭市委副书记熊茂平和鹰潭市委宣传部长周世敏均表示,英雄壮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的社会养成。在40年的教学生涯和23年的校长履历中,胡生贵都闪耀着高尚的人性光华,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记者手记
  
  江西没有“小悦悦”只有更多“胡老师”
  
  有人做过初步统计,今年我省涌现出13位跳入水中救人的英雄人物,不仅有已经牺牲的贵溪市72岁退休教师胡生贵,上犹县财政局干部张学森,于都县17岁青年郭亲福,宜丰县18岁农民邓智军,抚州市36岁农妇杨小兰,万载县籍南京军区战士朱勇,还有成功救出落水者的省地矿局干部胡智龙,宜春市农民刘运根、工人朱大庭、下岗工人龚礼冬,在福建泉州救人的鹰潭人赵武以及同样在福建“接力救人”的江西青年冯国良、罗昌荣。
  
  救人不止于落水。10月19日,浙江女子巩梦露在南昌遭遇车祸时,余干19名民工把1.5吨的汽车抬了起来,巩梦露因此获救。
  
  在很多人指责佛山小悦悦遭遇冷漠时,江西却英雄辈出,令人羡慕。省委书记苏荣指出:英模行为“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的社会养成;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我省英模群体不断涌现的现象被广泛关注;宣传、培育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所有这些,用雄辩的事实告诉世人,江西没有“小悦悦”,只有更多“胡老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