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个好人“煎饼哥”
2011-10-28
10月26日下午,位于相王路烧香桥北的振华中学南76号教师公寓大院里人声鼎沸、喜气洋洋。68岁资深居民组长陈美英把有点羞涩的47岁“煎饼哥”李荣坤推到了二郎巷社区党委书记何静的幸福小推车前:“何书记啊,小李不会讲话,但待人实心实意实肚肠,4年多来他们夫妻俩住在大车库,100多辆电动车、自行车没有缺失过一辆。老人叫他搬米、拎油、拆电风扇,从来不回绝。”
根据76号小区业委会和全体居民的一致推荐,李荣坤因为不计报酬为小区看家护院勤服务的惠民精神和实际行动,感动了大家,被提名2011年度社区新苏州好人提名奖。李荣坤憨厚地一笑,道一声“谢谢”。
10年前,李荣坤携妻女从安徽来到苏州,“蜗居”在振华中学对面小弄堂一间4平方米的自行车库里。每天早上5:30、下午3:30在“烧香桥”北,相王路76号大院的门口摆了个煎饼摊。因为人好、饼好,很快得到了76号大院全体居民的认可,他们一致推荐居民组长陈美英出面与“煎饼哥”联系,腾一间10个平方米的屋子免费让他们居住,车库四周还可以置放一些谋生用的灶具、面粉,唯一要求:“带只眼睛”看看车库。就这样,“煎饼哥”成了天天与60户居民朝暮相面的大家庭新成员。“苏州人好,社区好,是一个给所有人机会的好地方。”“煎饼哥”说,10年前,他是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来苏闯一闯。没想到靠着一张煎饼,培养女儿上了大学。
陈美英说,每天上午九点,收了煎饼摊,李荣坤就开始忙着看家护院的活。主动到几位单身老人家走走、问问,但凡能搭上手干点活的,从不计较忙累……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住在2幢的王忠老师,结对照顾了一年多。王老师是个老病号,经常发病,李荣坤夫妇除了帮助料理日常生活起居外,还经常背王老师上下楼,送医院去救治。
相王路76号小区“居民自治,以房代工”的模式给社区管理创新发展很好的启示。新苏州人居住了免费的房子,主动承担起义务保安的职责。这就是资源互补、乐活小区的新思路,新举措。“去年年底,我们社区借势老新村改造,经几十次奔波努力,把原来的垃圾房改造成8平方米的门卫室,再次提供给李荣坤,免费让他居住。”二郎巷社区书记何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