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创“流浪儿学校”获称白菜爸爸
2011-10-27

  男子创“流浪儿学校”获称白菜爸爸

  2011年10月27日    来源:京华时报

石青华陪孩子们进行户外运动。

  石青华陪孩子们进行户外运动。

  12岁的流浪儿王明又回来了。这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第9次走进这个有一百多个流浪儿童的家。“不想走了,全国大部分地方我都去过了。外面太大,自己好渺小。‘爸爸’对我真好,还给了我一个电脑让我写《流浪日记》。”操着湖南口音的王明,说起话来就是个“小大人”。
  
  不远处,小楼的三层阳台上传来音乐,15岁的小辉抱着吉他,一下下地拨弄。双目失明的他细声细语,“学了一个月,会和弦,完整的曲子我还弹不好。很早以前我被拐骗了,被好心的叔叔救了后,就到了这里。现在,每天下午都在跟老师学。”
  
  楼下,一个中年男子在院子里巡视了一圈,自言自语道:“这里还要建一个篮球场,让孩子们能跑起来,他们好动。”他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爸爸”,43岁的北京光爱学校校长石青华。对这个位于顺义区大江洼村的新家,他很满意。“带着这些孩子,我这些年搬了十几回家。有一年,已经大年三十,到处鞭炮声声,我和12个大点的孩子给当时的老房子糊窗户纸,忙完累得一动不想动,端着冷了的年饭,看着这些孩子,眼泪就下来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让他们有个温暖的、不再飘荡的家。”
  
  1997年,安徽金寨的石青华几乎被一场突发的灾难击倒——邻居私藏爆炸物品造成的爆炸让他一家三口遭受重创,妻儿被严重炸伤、毁容。他变卖家当带妻儿到了北京,治疗费用昂贵,一家三口因为经济拮据一度住在桥洞下。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流浪儿帮助了我。”他们给他指点哪些地方能弄到好点的残羹,哪里有更能挡风遮雨的断壁。直到中华慈善总会、媒体给予关注和资助后,石青华家的状况开始好转。2004年,他创立了这个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主管的北京光爱学校,对全国各地的流浪儿、残疾儿实行完全免费寄宿制教育。他的善举吸引了中国人民大学曾庆余等一批志愿者担任老师,孩子们在温饱的基础上也有了普通孩子所能受到的教育。最初几年,日子十分艰苦,学校几乎每天的伙食就是大白菜和馒头。吃得快“厌食”的孩子们还给石青华取了个“白菜爸爸”的外号。
  
  “现在好多了。其实,他们更改变了我。孩子们来了后,妻子开朗起来,有了快乐和笑声。王明回来了,这里现在有108个孩子。在这里他们接受基础教育,同时接受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我对他们的明天充满希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