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翁16年捐助学子59人
2011-10-25

乡村老翁16年捐助学子59人

  2011年10月25日    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

  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在1994年自设“微型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学子,奖金从100元到500元不等。从1994年至2009年,有记录的就有59名学子从中受益。他叫林泽交,今年84岁,是位小学退休教师。
  
  帮助学子从不收回礼
  
  一件深绿色上衣,一条布裤,一双拖鞋,在家中的林老先生,看上去背有些驼,但是精神矍铄。一台19寸旧电视机,一台电冰箱,是客厅里“最值钱”的家具。
  
  “这附近大家都知道林老,他生活很节俭,乐善好施,附近村落的人都知道他资助了好多贫困大学生。”一村民乐呵呵地跟记者介绍,“走在路上,总会有不少人跟林老打招呼、问好。”
  
  林老先生的儿女都出门在外,家里只剩他和老伴儿,逢年过节,不仅邻里乡亲来关心他们老两口,也有受资助的学生带着礼物来看望林老。孩子们来做客林老很高兴,但礼物都被退回去了。
  
  生活太勤俭令受捐者感动
  
  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见证了林老乐善好施、捐资助学的历史。在笔记本扉页上,林老亲自制定了微型奖助学金的若干细则:受奖地域及对象、奖金款额、领奖手续及一些注意事项。当初,他把退休金和平时省吃俭用的钱都拿了出来,微型奖助学金就设立起来了。
  
  当年他就捐了1100元,最多一年捐了2200元。一林姓村民感慨道:“1100元在1994年时是一笔大钱。林老先生慷慨解囊,给当时的5名学子带来了希望。”不仅如此,从1994年一直到2009年,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捐助过的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录取的学校、奖助金额,共有59人,金额逾2万元,从未有一年落下。这还不包括他资助过的亲戚的孩子。
  
  微型奖助学金从筹钱到发放至贫困学生手中,林老都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每年发奖后,我就感觉精神上很舒畅。”有些贫困学生来过林家,看到他生活如此勤俭,都不好意思拿奖助学金,林老就亲自送上门去。
  
  遗憾未能助学终老
  
  “我小时候家里的经济非常困难,一度辍学在家,后来是我的老师资助我上学。”林老先生回忆起儿时受人恩惠的情景,仍然心怀感激。20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学教员,当时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捐助贫困学生上学。一直到1994年,他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希望工程捐资助学的事例,便产生了设立微型奖助学金的念头。
  
  当时,他向家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前我受过人家的恩惠,现在要报答社会。一家人节省一点,让我把微型奖助学金办起来。”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里经济其实并不好,一开始林老的老伴有些反对,后来看到林老的这股韧劲,老伴也默许了。
  
  这两年,林老的身体大不如前,又因其他种种原因,导致他暂停发放奖助学金。采访结束时,林老对自己未能将微型奖助学金继续办下去,直至自己终老而深感遗憾。他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学子,哪怕是绵薄之力,也可汇聚成温暖的力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