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妈妈感动福建网友
2011年08月18日
【前言】
对于相爱的人而言,有他(她)在,日不落。爱是什么,情为何物,千百年来,有无数人试图给出一个恰当的定义。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情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今天,早报尝试着为爱情作出一个新的定义:爱是永恒,爱是即使被生活击垮亦要守望相助的坚持。有一对“80后”小夫妻,用他们的不离不弃,生发出了这个新定义。
他叫范杨智,1985年出生,今年26岁。她叫刘冬琴,1987年出生,今年24岁。
□早报记者蔡紫旻 潘登 实习生薛静媚 文/图
昨日上午,在福建泉州神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广场上,一场特殊的募捐火热地进行着。所有员工身着蓝色T恤,往捐款箱里投下一份份希望与爱心。他们在为自己的同事范杨智、刘冬琴夫妇募捐。
今年6月14日,幸福满满的刘冬琴,在领证的第二天,正准备大开喜宴的那个清晨,由于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陷入昏迷,成了植物人,而此时,她腹中的胎儿已经有4个月了。
刘冬琴立刻被丈夫和父母送进医院,范杨智的父母从贵州打电话嘱咐儿子:“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住院没多久,刘家和范家就捉襟见肘,两家人的经济条件都很一般。范杨智一直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伙儿都无力支撑医药费,刘冬琴只能在条件相对一般的清溪镇医院治疗。无奈之下,刘冬琴的妹妹向媒体求助。范杨智倾力救妻一事经过四川媒体报道后,引起极大关注,四川的市民纷纷为刘冬琴解囊相助。
消息传到泉州,昨日,俩人曾经的同事也动起来了,发动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募捐。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募捐款项为85638元,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这场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的募捐活动所得款项,明日将由一名管理人员和一名员工代表送往刘冬琴所在的成都华西医院(微博)。
生命日记
■2011年8月3日 关键词:婚礼
病房里 他为妻子戴上婚戒
“这辈子,我认定的就是她”,范杨智说,他和冬冬的生活里,没有其他可能。今年6月14日那天,本该是他和冬冬大摆喜宴的日子,所有美好都随着冬冬的病破碎,然而范杨智心里始终有个疙瘩,“我欠她一个完整的婚礼,以后一定补上”。
思来想去,范杨智决定:和妻子在病房里办一场婚礼。
8月3日的阳光很灿烂。白色的病房里,范杨智和刘冬琴举办了婚礼。没有红地毯,没有高朋满座,范杨智手捧一束鲜花,带着自己给妻子挑的新衣服——婚礼开始。
病房里充满了刘冬琴家人的啜泣声。除此之外,就是范杨智在昏睡妻子耳边的誓言:“这是我欠你的。”
然后,他给妻子戴上了一枚戒指——在她右手无名指上,从此,她是他法律上与民俗上的妻。
■2011年8月10日
关键词:苏醒
生命告急 妻却把手指向了肚子
医生开始判断冬冬的病情是否适合生产,答案很不乐观,“如果坚持妊娠,风险极大。万一畸形血管再次破裂出血,孕妇和胎儿都保不住”!
冬冬和孩子,面对着很多道生命难关:植物人孕育胎儿,世所罕见;随着胎儿生长,母体的负担越来越重,脑血管破裂的意外随时可能再次发生;胎儿和母亲的营养无法保障,母亲还存在着致命感染的危险。
可就在这一天,冬冬的意识恢复得惊人,范杨智发现,妻子的手指来来回回弯曲,并指向了自己的肚子。他将妻子的手抬起来放在肚子上,让她亲手摸摸肚里的孩子……
这一天,一心挂念孩子的冬冬,还能够睁眼、闭眼,会在亲人的呼唤下笑、流泪——医生据此宣布,冬冬进入苏醒状态。
■2011年8月11日、8月12日 关键词: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 亲人们舍不得
冬冬转院了。四川渠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检测出冬冬有疼痛意识,逐一检查完毕后,新的医院的三位医生宣布,冬冬进入苏醒状态。可范杨智没有高兴多久,就陷入更深的痛苦中。
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从医学角度看,建议冬冬终止妊娠。这一建议,立刻遭到冬冬亲属的反对,他们都舍不得那个在母亲腹中坚强生长的孩子。
这两天,坏消息多过好消息。冬冬听见家人说话后会笑,能轻轻地动一下右腿。可她有肺部感染,血色素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左右。此外,冬冬每次通过鼻管进食,只能吃下规定食量的一半。
■2011年8月13日
关键词:悲欣交集
妻子哭了 丈夫很开心
冬冬恢复的速度让所有人惊喜。进行康复治疗时,她被针扎疼了,嘴里竟然发出“呜呜”的哭声。
上午,医生给冬冬进行针灸康复理疗,刺激她的神经,帮助恢复她萎缩的肌肉。当医生将银针扎向冬冬的大腿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的脸部有明显的扭动。
随着针灸的进行,冬冬的嘴巴张开一条缝隙,发出“呜呜”声。“她有痛觉了,她在哭!她在哭!”范杨智高兴得大叫。“你知道吗,最开始进行针灸时,冬冬闭着眼睛没有任何反应。上一次做康复理疗时,她能感觉到痛了,但只是脸部有扭动。”范杨智充满着希望。
冬冬的进步神速,情绪却明显低落。医生担心肺部的用药会影响胎儿,终止妊娠的建议依旧被提出,然而不管周围的人如何避免讨论孩子,冬冬还是显得很不开心。
直到范杨智告诉她:“孩子是我们俩爱情的结晶,你要快些好起来,我们一定会留住他。”冬冬这才表现出些许平静。
■2011年8月14日
关键词:不放弃
转院检查 给胎儿留个机会
成都的华西医院专家赶到冬冬所在的渠县给冬冬会诊。关于孩子,专家的回答依然是:终止妊娠。
产科检查的结果表明,胎儿大小正常,听到仪器里传来的孩子的心跳声,范杨智陶醉了。
冬冬发病后,曾做手术取出畸形血管并引流积血,但由于当时时间紧迫,医生无法为冬冬做全面检查,谁也不知道,冬冬脑袋里是否还有残存的畸形血管团。保孩子的话,脑外科检查不能进行,无论是造影剂还是麻药,都会影响胎儿。
尽管如此,悲伤的家人还是一直恳求医生,是否可以把冬冬送到成都,到设备更加齐全的华西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给孩子一次机会。
■2011年8月15日
关键词:放手一搏
明天检查 结果决定孩子去留
冬冬的胃本来就不好,不能正常进食的这段时间,胃口更是糟糕。医生对冬冬进行的B超结果显示,胎儿偏小,必须补充营养。
范杨智超负荷运转着。冬冬卧床期间,渠县的气温一度高达41℃,她的身上一个褥疮都没有。家人都希望,诚心感动天,冬冬能创造奇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范杨智和冬冬的父母决定再次转院,到成都的大医院接受检查,“如果脑内畸形血管仍然存在,我们会以大人为重”。冬冬的父亲与范杨智异口同声:“为了冬冬,为了孩子,无论如何,都要搏一次。”
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冬冬在16日下午抵达成都的华西医院。范杨智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检查奔波,大人的检查将持续两三天,明天,冬冬就要做两项检查。
只待大人的检查结束,孩子的检查就会开始。对于范杨智而言,这是一趟新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丈夫范杨智
冬冬,加油!孩子,挺住!
昨日,是冬冬从渠县转院至成都的第一天,范杨智从早到晚没有吃过饭。接受采访时,他声音疲惫,依然不忘夸妻子,“她很可爱,很贤惠,很善良,很孝顺”,一连四个“很”字,道出了他对冬冬缠绵无尽的爱。
范杨智说,冬冬在他眼里最完美。“我追她追了一年多,追她,是因为认定了一辈子。”他说,冬冬让人无法割舍,“她是一个思想成熟的女孩,想得很多,因此没有立刻接受我的追求,而是观察了好久才答应我”。而一旦决定接受,女孩就没有打算轻言放弃。
“追她,是因为认定了一辈子”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范杨智身上,“我追她的时候曾经告诉自己,一旦她答应了,我就认定是她”。
好不容易追到的冬冬没有让范杨智失望,去年,相恋一年多后,俩人搬出宿舍一起生活,每次夜班回来后,冬冬都会准备热腾腾的夜宵等着他;父母有个头疼脑热的,冬冬比她自己生病还着急。2009年俩人确定关系后,范杨智立刻把女友带回贵州给父母看,“我知道她就是那个人不会错”。
“有点犯傻有点可爱”
冬冬怀上孩子后,高兴坏了,她在出租房里又唱又跳,立刻买了好多育儿书籍自学。
“我当时就决定,以后努力赚钱,让冬冬带孩子,还要给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回报。”范杨智说到这里,自足地笑出了声。
当提到这个完美老婆有没有缺点时,范杨智想了好久说:“她有点犯傻有点可爱,不过这也是我喜欢的地方。”
其实,冬冬还有点多愁善感。“她总是想着我们的未来,想了好多,对自己是一种压力。”范杨智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冬冬哪一点,因为怎么看都很喜欢。
“知道冬冬怀孕后,我决定让她辞工,到厦门她的父母身边养胎。”范杨智原先想着,等到忙季过去后的6月,他带着冬冬回四川看她奶奶,也顺便领证结婚。“我还跟同事寻思着,从冬冬四川老家结婚回来后,怎么在泉州宴请宾客。”
6月7日,范杨智向公司请假半个月回家结婚;6月8日,从厦门接回冬冬,他们坐火车回四川;6月11日,两人抵达四川,由于是双休日,遂决定13日也就是周一去领证,14日办婚宴。
谁也不曾想到,冬冬在14日清晨5点多突然头痛难受,后来就陷入了深昏迷状态,成了植物人。
“我相信,冬冬一定会好起来”
成为植物人时,冬冬已怀孕4个月了,在病床上,范杨智担心的是一大一小两条人命。
“我从来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困,因为我相信,冬冬一定会好起来。”范杨智的睡眠也是零碎的,每次合眼大概1个多小时。
昨日,宝宝6个月零16天了,冬冬经历了深昏迷、浅昏迷、半昏迷的阶段,很快就会清醒了。
“按照常理,她应该不久就会清醒了。”只是清醒过来,她还面临着漫长的康复之路,更不用说岌岌可危的腹中胎儿,谁也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活下来。
“从她深昏迷那一刻起,我就没有害怕过,也从没想过放弃,只是现在,担心极了,因为冬冬越晚清醒,康复越艰难。”范杨智还担心孩子,因为这有可能是冬冬和他唯一的孩子……
同事密友
冬冬是个爱笑温和的姑娘
昨日,早报记者来到范杨智夫妇工作过的工厂。在密友、同事的眼里,刘冬琴温柔善良,范杨智和善坚强。范、刘二人的感情如同“连体人”。
密友:黑发长及腰间 微笑温暖如春
“刘冬琴是一个爱笑而温和的姑娘。”厂里所有认识她的人都说,从没见过她生气,不论遇到谁,永远以笑脸示人。
第三车间的小玲曾是冬琴的室友,“我总是叫她冬冬,她叫我小玲,因为这样才显得亲切”。冬冬其实比小玲小,可个子更高的冬冬,总是像姐姐一样照顾着小玲,“她总会带着我去市区玩,逛街、逛公园”。
“她很勤快,会做很多家务,还帮我洗过衣服”,小玲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冬冬是大姐姐,温暖而贴心,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冬冬后来工作的第二车间同事们的认同,大伙儿都说,冬冬很开朗,待人和善,长得好看,特别有人缘。
小玲眼里的冬冬特别节俭,除了买点生活用品,几乎不怎么花钱,她每个月都要往老家汇钱。
小玲说,只有在男朋友范杨智面前,冬冬才像个小女孩。冬冬的长发曾长及腰间,瘦瘦高高面容清秀的她,追求者可不少。
“范杨智对冬冬非常好,冬冬有胃病,和他在一起后,他立刻带她去医院治病。”小玲回忆,范杨智对冬冬的好,超出了其他的追求者,因此他“脱颖而出”。
同事:他们是低调的“连体人”
范杨智在好哥们陈生和的眼里,比较内向低调。就连追冬冬这件事情,也是半年之后才被发现的。范刘二人的恋情,最终曝光,也是他们逼问出来的。
“一开始,范杨智告诉我们,他有个妹妹,可谁都知道,他家只有一个弟弟。”陈生和说,在此之后,他经常发现冬冬和范杨智在宿舍外面长谈,几个好友也总是被他们拉去吃饭,当“电灯泡”。
范杨智原来打算将自己和冬冬的事情低调处理,禁不住陈生和和其他好友们逼问,半年多后,陈生和发现了,再后来,整个第二车间的人都知道了。
“他们形影不离,一起上班下班,好得跟连体人似的”,车间主任郑伟说,范杨智是工作组组长,冬冬是检验员,属于熟练工,他们待人都很和善,“冬琴对每一个工人都很好,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工作上的问题”。
范杨智的QQ空间里,有自己的照片,也有他精选的冬冬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孩,小脸尖下巴,头发乌黑细长,长相漂亮。“她人长得好看,待人友好,挑不出一个不好。”朋友卢少平说,这一对情侣关系太好了。
回忆:坚强面对灾难 从不给人添麻烦
范杨智很瘦,比冬冬还瘦,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不爱说话的男人,在妻子生病后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冬琴的病,不是范杨智告诉我们的,而是通过媒体知道的。”卢少平说,就算是后来从网络了解到,四川媒体在关注冬冬的病情,范杨智依然是报喜不报忧。
“一开始问他病情怎么样,他总是说还好,好些了,是小问题。”郑伟说,谁也不知道,冬琴的病原来那么严重。陈生和理解范杨智的行为,“他从来都是坚强隐忍,不愿意抱怨,不给别人增加麻烦”。
而他坚持救冬冬的做法,好友们也不觉得奇怪。“他追冬琴追了好久,甚至和哥们出门,都不忘记给她买礼物。”陈生和说,很少人有他那样的细致与专注。
相关链接
植物人:植物人在国际医学界被定义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病人大都是因颅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如溺水、中风、窒息等大脑缺血缺氧、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等导致长期意识障碍,他们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已没有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