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没睡救人农民工成“血人”
2011-07-26

3天没睡救人农民工成“血人”

2011年07月26日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7月23日,救援人员在列车脱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附近居住的农民工和村民也自发参与救援。 新华社发
  
  数千人奔向现场自发救援,源源不断的献血队伍、穿梭不停的市民爱心车队和24小时播报不停的寻亲电波……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一幕幕救援情景,讲述着一则则感人的故事。
  
  幸存者:
  
  众多乘客滚成一团
  
  7月23日,星期六,温州,天气预报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雷阵雨。
  
  晚上20时20分左右,由北京开往福州D301次列车驶向温州南站,乘务员向旅客播报:“旅客朋友们,前方到站,温州南站,请旅客朋友们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天津姑娘李琳心情很不错,迫不及待地收拾好行李,就从5号车厢向4号车厢的中间走去,拉着自己的行李箱,李琳算计着,大概还有一会儿就能见到自己的男朋友了。
  
  李琳也没有看手表,就估摸着快进站了,但还没迈出步子的她突然一瞬间就感觉天晕地旋,“就听见”砰“的声音,接着就全黑了,啥也看不见,我们的车厢就感觉在往下坠,后来就倾斜了。 ”
  
  手里还提着四轮箱包的李琳在倾斜的车厢里和众人“摸爬滚打”,一屁股坐在地上,所幸5号车厢在最后的瞬间停留在了高架桥上,而离李琳只有一两米的4号车厢,却垂直插在了高架桥下。
  
  看似几步之遥的距离,却是生与死的距离。在经历一番“摸爬滚打”之后,李琳奇迹地发现自己还能站起来,随后,李琳和车厢的众多旅客在一位温州本地居民的带领下,从列车上走了下来,然后被送往了医院。经过检查,李琳身体软组织多处擦伤,但所幸并无大碍。
  
  同李琳一样,婆家在山东的陶元元是去福州看望自己的哥哥,但对于陶元元来讲,自己的遭遇却“没法提了”,因为在这次事件中,她差点不能醒过来。
  
  陶元元坐在D301次2号车厢的38座,而2号车厢正是事故中脱轨的车厢之一,躺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新加的床上,陶元元呼吸有些微弱,她用微弱的声间向记者讲述。“车过了杭州,感觉就开始下雨,雷声很大,中间就在路上停了一次,但后来又往前走了”,“发生事故的时候就感觉什么东西撞了,我的头好像撞在了玻璃上,结果我就啥都不知道了。 ”
  
  值班的护士向记者介绍,陶元元的病情有点严重,大脑震荡和脊椎骨折,但现在病情比较稳定了。“刚送过来的时候她还昏迷着,后来醒了,但她连自己家人的名字都不记得了,今天才好一点,刚给她家人打了电话,她的家人正往这边赶呢。 ”照顾陶元元的阿姨告诉记者。
  
  亲友:
  
  一路跑到医院看好友
  
  7月24日早上,温州市民姜先生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温州当地的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前一天晚上动车事故的救援情况。
  
  姜先生感慨了一声,但电视画面随后跳出来的名单却让姜先生“毛孔都竖了起来”,“那个名单是伤者名单,第一个就是陈爱听,我想,这不就是我的朋友吗?我吓得赶紧跑过来看他。 ”
  
  最终,在陈爱听家人的确认下,姜先生一路小跑跑到了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并且在医院见到了自己的朋友陈爱听,随后才大口地出了一口气。“虽然他下半身大腿骨及股骨粉碎性骨折,但命总算保住了,也是万幸。 ”
  
  在病床上,几乎不能动弹的陈爱听回忆,“当时火车已经到达温州郊区了,就快要进站了,我在2号车厢,就拿着东西往3号的车厢中间走。 ”
  
  陈爱听等来的并不是列车停靠站台,而是车厢直接飞了下高架桥。陈爱听感觉在车厢落地的一瞬间,自己的下半身“轻飘飘的,就像没有了一样,”而随后的剧烈疼痛让陈爱听大呼救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